低聲自語、獨自傷感的極少極少。
因為少,它便顯得特別;因為出色,它便足以瞬間引起現場絕大部分觀眾的共鳴。
能進入錄製現場觀看的,情竇未開的小孩很少很少,現場九成九以上觀眾就算沒有談過戀愛,至少也都喜歡過、暗戀過某人。
有人說:幸福都是相似的。
其實,失戀的感覺、苦悶也是相似的。
愛過方知情深,錯過便知心痛。
情付流水者,誰不曾體會過心傷若病、寂寞如雪、哀傷難言的階段?
所以,楊奇這首《記事本》從演唱開始,到結尾,現場寂靜一片,攝像機鏡頭緩緩移動,不時將一兩位神情落寞、悄悄抹眼角的觀眾收入鏡頭。
鏡頭在觀眾席後面的導演韓百川臉上停留一瞬的時候,也捕捉到韓百川眼神中那抹傷感,和嘴角的一絲苦澀。
再成功的人,感情上也難以一帆風順。
再堅強的人,心底也總有柔軟之處。
只是大部分時候,人們善於隱藏內心的情緒,將心裡的傷、記憶中的痛深埋在心底,可是,埋得再深,也有被觸動泛起的一瞬。
有時,觸動大家心底憂傷的,是電影裡的一幕畫面;有時是街頭隨意一瞥的某個瞬間;很多時候,卻是因為不經意間聽見的某首歌,抑或只是某首歌裡的一句簡單歌詞。
每個歌手都希望自己的歌能打動聽眾,但能做到的終究只是少數。
很不巧,楊奇今天演唱的這首《筆記本》又一次引起現場一眾觀眾的共鳴,觸控到許多人心底。
曾經苦澀的滋味又一次從心底泛起,已經沒當初那麼痛徹心扉,如淡淡的苦咖啡,苦澀,但細細體會,又覺得其中有一絲美好。
失戀是痛苦的,但沒有愛過,卻是最悲哀。
所以,當曾經失戀的痛苦回憶再次憶起的時候,苦中帶甜,雖然結局不美好,但至少自己曾經與她(他)相愛過。
如果無法與那個人天長地久,那麼,曾經擁有,便已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如果未曾擁有,那麼愛過,其本身便已足夠。
……
歌已結束,譚飛他們都已停手,楊奇也已睜開雙眼,舞臺上方的燈光卻遲遲沒有大亮,臺下觀眾席上也久久沒有動靜,依舊靜寂一片,就連舞臺側面的主持人姜堂和穎兒也還沒有回過神來。
終於!
觀眾席上響起第一個掌聲,然後第二個、第三個,很多人如夢初醒,很快便匯成掌聲如潮,舞臺上方的燈光也終於大放光明。
舞臺側面靜立的姜堂和穎兒斂去臉上傷感的神情,振作精神,堆上笑容快步回到舞臺中央。
“感謝……”
姜堂一開口,話聲就被臺下的掌聲和叫好聲淹沒,即便是經過話筒放大的聲音也無法壓過臺下連成一片的掌聲。
於是,姜堂只能苦笑著暫時放下話筒,看著臺下觀眾熱烈鼓掌,激動叫好。
“感謝……”
掌聲稍弱,姜堂舉起話筒再次開口,但他一開口臺下剛剛稍弱的掌聲便又惡作劇似的再次變大如洶湧的浪潮。
穎兒在旁偷笑。
姜堂無奈塌下雙肩,無語加好笑地看著臺下,臺下很多觀眾也覺得有趣,一邊好笑一邊繼續惡作劇似的繼續用力鼓掌。
如是再三,在姜堂作勢欲走的威脅下,臺下掌聲終於漸小,隨後終於停歇。
“感謝夢樂隊!感謝楊奇為我們又一次帶來如此好聽、動人的一首新歌!真的、真的非常感謝!《百萬新嗓子》的舞臺因為你們的存在而變得精彩無限!謝謝!謝謝!”
穎兒插嘴:“我已經成為夢樂隊、成為楊奇的腦殘粉了!怎麼會?你們這麼年輕,怎麼會能寫出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