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季拍著胸脯保證說道。
“好,具體有什麼事宜,出現了到時再商議!”沈歡一拍手掌,“伯和兄,雲飛兄,此去海州,小弟是抱了莫大的志氣過來的,不是來玩,也不是來做什麼名義上地磨練。小弟要麼不做,一做就要最好!小弟現在憋了一大口氣呢,這個海州,小弟一定要建成全大宋唯一的特別的大州!因此有些事就要勞煩兩位大哥了!”
“子賢放心,我等自當盡力!”歐陽發與周季大聲說道。
車上的三人,一時都陷入了狂熱的幻想之中。車子一路而去,停停走走,花了差不多二十天地時間,一路奔波,海州已經近在眼前了。
其實沈歡敢有這般大話,是因為心裡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那就是:“海州,是後世連雲港地所在地!”
“海州,連雲港,我到了,你準備好了嗎?”沈歡迎著潮熱的海氣,心裡狂吼一聲。
第二百○三章 報紙
海州到了。/ 五月底的時候,沈歡的馬車終於進入海州地界。海州東臨大海,在北宋中期以前,除了幾個靠大海發展起來的大州外,其他應該地處大海,水災成患,並不受朝廷重視,經濟文化都不算發達。
海州也一樣,只管轄四個縣,說大不大,說小卻也有點。人口加起來也才二三十萬,若說海州城,那更是少了,區區幾萬人,比之開封這等百萬人口的大城,那是小巫見大巫。這裡是淮南路,有一部分就是春秋時期的齊地,甚至楚地。都是南蠻楚國,其地方經濟程度可想而知。
海州此時也沒有充分發展起來,除了靠一些平原地帶重些糧食外,最大的特色就靠海的那兩個縣的漁業發展了。可惜漁業也落後得緊,只靠一些漁民駕些小船去捕撈,與泉州那些地方的大帆船可就相差甚遠了!
不過沈歡敢選擇這個地方,自也有他的考慮。不消說,作為後世連雲港的前身,自有他的自己特有的資源!
連雲港啊!一想到這個名字,沈歡就激動起來,這個後世的大市,是全國數得上號的港口,海運陸運之發達,自不必說了!沈歡敢向皇帝誇下海口,當然已經有了全盤的策略。海州在他手上,無論如何得有後世連雲港的些須模樣。至少,作為港口,要比泉州杭州等港口要大一些,經濟好一些。這是沈歡給自己的目標,他脾氣上來,還真有了不到南山不回頭的勁頭。不把海州建設得連他都不認得。他還真不打算要求回京城了!
知州進城,無論如何,都會造成轟動。當得知這個知州是最年輕地學士時,那種誇張的氣勢,更離譜了。至少。一路進去,海州城的百姓圍觀者甚眾。沈歡一開始還出面與大家打個招呼,後來看來的人越多,嚇得一頭鑽進馬車,直讓人打道去州府,不敢在拋頭露面去臭屁。
新知州上任,作為海州數得上號的同僚都得過來混個臉熟。海州通判就不必說了。作為在海州地位僅下於沈歡地存在,當然要到場。另外就是其他四縣的縣令與縣丞,作為下屬,也該來恭賀一番。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與這位新來的大人見上一面,說上一句話無論人家如何年輕,都是朝廷任命的知州。比他們不知大了多少級。有句話說得好,京官下來,見官都大半級。沈歡那些剽竊而來的詩詞早已傳唱天下,作為文人地官員,不可能不聽過。一旦聽過,當然知道這位是何許人物了!
下車伊始,沈歡倒也不敢傲慢怠慢了大家,所謂現官不如現管,就算他是知州。以後有什麼政策,也還是下面這些人去實行。現在如果給人家印象差了,或者得罪人家,他初來乍到,很多地方都不熟悉。給人坑了都不知道;或者說人家處處陽奉陰違。你也無計可施。
好在沈歡的官架子從來都不大,在京城一向都很謙虛。也算得上隨和。春風迎面的他一下子獲得了不少人的好感,至少那片恭維。就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