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5部分

於大西洋的有利條件。

尤其是法羅群島與冰島上的航空基地與破襲艦隊的補給基地、港口等,使歐洲盟國的大西洋運輸航線,經受了巨大的損失。這些都是德國海軍軍官,在受到中華聯邦的“海軍進攻主義”教育後,取得的發展。

這種“海軍進攻主義”來源於那位幽靈艦長——盧克納爾公爵,由他一手締造的中華聯邦海軍的軍事作戰理論,有著他個人鮮明的風格。

《海軍戰略》作者——艾爾弗雷德。馬漢認為,海戰是以其作戰目的而區分進攻和防禦的。在海戰中無論戰役性質是進攻還是防禦,艦隊總是以進攻為目的去達成戰役目的。即使是在執行海上交通運輸線的護航任務和掩護任務時也應以全力驅逐敵方艦隊遠離己方交通線,或對敵方攻擊艦隊採取戰鬥。

而作為幽靈艦長——盧克納爾公爵更加強調的是,使用海軍靈活而又致命的攻擊,配合其他兵種的作戰將敵方海上力量的支柱——港口及海軍活動基礎——近岸陸基航空兵的機場進行毀滅性打擊。

同時將由擁有海軍航空兵的艦隊組成強大的打擊力量,制止敵方艦隊的海上活動。並奪取海上的島嶼,形成多個空軍基地,配合艦隊組成運輸安全通道與海上封鎖線。

而最終,將依靠與國家戰略打擊力量——中華聯邦空中艦隊的合作,徹底摧毀敵國造船業需要的一切設施。包括整個港口城市、道路、海港、船臺,並使用海軍航空兵,隨時阻止這些設施的修復與使用,從而徹底贏得海上戰爭的勝利。

不能不說,盧克納爾公爵的這套理論,倘若不依靠中華聯邦的海軍實力以及戰略打擊力量,幾乎根本沒有辦法行得通。因此德國的“海軍進攻主義”理論,則主要執行了上半段,即奪取島嶼與海上艦隊配合,形成安全運輸航道以及封鎖線。

此刻大西洋上不斷進行的海戰,恰恰就是圍繞著這些在目的在進行。也是制約了美國大規模增援歐洲,並奪取戰爭主動權的原因之一。

為此美國政府的主義打到了加勒比海國家的頭上,隨著南美諸國的參戰,這也是這場二戰的範圍急劇擴大的原因。

—————————————————————————————————————“一起看文學網首發,請支援正版閱讀,支援作者創作”不笑生A群:35761481;郵箱:qljrjaaa@。

—————————————————————————————————————隨著南美國家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美國的積極外交攻勢下,加勒比海的國家古巴的巴蒂斯塔將軍(於1934年初在美國的支援下上臺,施行軍人統治。)宏都拉斯由美國扶持的國民黨領袖T。卡里亞斯·安迪諾,以及多明尼加的R。L。特魯希略。莫利納為首在多明尼加實行軍事**統治的家族決定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換取美國更多的支援。

與南美諸國的方式相似,他們將提供足夠的人力,由美國加以武裝與訓練。組成名為加勒比海軍團的地面部隊,同時也會出動數量相當的,以簡易航母、驅逐艦、護衛艦為主要力量的獵殺艦隊,在美國幫助武裝海軍的情況下,參加南大西洋追捕德國襲擊艦隊的行動。

他們的要求,此刻對於美國政府而言,這倒是一個十分划算的武裝計劃。

僅從空軍的角度而言,許多剛剛生產出來,在歐洲戰場上就已經落伍的戰鬥機與轟炸機,恰好拿來武裝這些要求不高的軍隊。尤其是當這些以美軍5萬噸中型航母為核心的聯合艦隊,將有足夠的能力對抗德國在大西洋上的襲擊艦隊,極大的改善大西洋海上力量的對比。

唯一稍稍有些可惜的是,這些近期取得的支援,並不能立即就體現在戰爭的實力上。畢竟南美、加勒比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