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古代人,即便是有著“先進”的思想,可依然很有很大的侷限xìng,頭一個想把這種改變自然的能力運用到農業上,正是一個明朝人該有的思想,即便是孫元化也不會例外。農業對於古代的人來說,就是一切……
“陛下,若是能建成這個分水魚嘴的攔水壩,則天下必定為之風靡,陛下,水泥,鋼筋的需求量,必定會暴增啊!……”孫元化兩眼放光的說道,按照他想的,皇帝不做虧本的買賣,做買賣一定要賺錢,他也是有準備的,他做的這個事,雖然有些瘋狂,可也有不小的商機,商機就是他能帶動天下水利設施修建方式的改變。
楊改革那個汗,這貌似確實是個不小的商機,明朝人對別的或許會很挑剔,或許很謹慎,或許會很排斥,但對於修建水利設施,那確實很看重和捨得掏錢的,改變自然的能力大為改善,有了較高的改變自然面貌的能力,把這種能力運用在改善土地上……,楊改革一點也不懷疑明朝人對此的熱情……
楊改革那個冏……,莫非,自己工業化還是從“農業工業化”開始的……
“卿家說得有道理……”楊改革不得不承認孫元化說得有道理,或許後世的人無法理解現在的人對於土地的熱誠,或許無法理解現在的人對於土地的捨得……
“陛下……,這種水壩一旦修起來了,肯定是造福一方的善事啊!”孫元化激動的說道。
“卿家的意思是讓朕到處修這種水壩?”楊改革鬱悶的說道,按照孫元化這樣幹,工業和農業搶水的問題,現在已經凸顯了。
“非也……,陛下,天下之大,陛下怎麼可能面面俱到?陛下不是有補貼麼?只要陛下對用鋼筋水泥修築水壩進行補貼,想必此物會很快風靡天下的……,如此,反過來,又推動了水泥廠和鋼鐵廠的擴大……,我朝之鋼鐵的產能,肯定會到一個相當恐怖的數量……”孫元化已近激動得快跳起來了。
啊!楊改革快暈死了……,這還有補貼啊!這補貼不是自己弄的手段麼?這孫元化怎麼拿起自己的手段來自己這裡賣乖了?
所謂的補貼實際還是和發票聯絡在一起的,買水泥和鋼材了,要開發票,然後等工程竣工了,拿著開出的發票到楊改革的稅監領補貼,一般是兩成,這就是補貼政策,這種政策的好處就是要開出發票,必須要辦證,而辦證,請自己到稅監去登記……,要想到稅監去登記,就得遵守楊改革的各種規矩,就得忍受稅監的挑剔和監管,就得繳稅……
孫元化這話裡的意思,還有一層,就是控制水泥廠和鋼材廠繳稅的問題,楊改革聽得真的是那個冏……
這個事不是該自己來說麼?現在怎麼輪到孫元化說了?楊改革真的冏得很……
“卿家的意思是,如同造船,買車等一樣,都施行補貼制度?以刺激百姓對水利設施的投入?而有反過來刺激水泥廠和鋼鐵廠的產能……”楊改革說道。說實話,楊改革更多的想得是怎麼用水力搞工業化,而不是搞“農業水泥”。
“回稟陛下,臣正是這個意思,陛下,若是天下都以水泥修建水利設施,則可以說,處處是天國不是夢想,陛下,這盛世的輝煌,確實不是說得假話啊!”孫元化兩眼放光的說道。
楊改革再一次那個冏!若是自己是一個傳統的皇帝,而不是穿越者的話,遇到這種事,只怕會立刻按照這種思路去做,可自己確實個穿越者,還有這工業化的夢想……
“卿家說得有道理,若是如此,這水泥和鋼材的產量,只怕會立刻大增,這水泥廠只怕也是要建得到處都是的……”楊改革不得不承認,以明朝人對土地的熱情,修水利設施來改善土地的經營能力,絕對是一件不需要過多幹涉的事,若是能證明水泥在修建水利設施上有天然的優勢,明朝人一定會捨得對土地進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