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部隊平日裡在漢中都是按照普通綠營的方法進行操練的,但是吳三桂每隔一段時間會派夏國相或是吳國貴帶部分兵員離開漢中一段時間,美其名曰是南下到保寧附近的非清軍佔領區去打打草谷,其實則是為了避開李國翰的眼線到其他地方進行例行操練,而這個準備多年的殺手鐧,到了今天才算是正式派上了用場。
雙方列陣完畢,吳三桂麾下的一個大嗓門的部將上前罵陣,張口就是建奴如何,號召那些綠營兵不要做韃子的炮灰。而清軍那邊,則報之以君臣之義,對吳三桂背主忘恩的行徑唾口大罵。
不過,罵陣也沒有持續多久,清軍這邊急著破敵,唯恐南北城外的關寧軍馳援,僅僅是寄希望於打擊一下吳三桂所部計程車氣就宣告開打。
清軍列陣而來,城頭的火炮卻並沒有急於開火,因為擺在城頭日久,守軍很清楚這些火炮到底能打到多遠,關寧軍尚未進入射程,自也沒有必要浪費火藥和炮彈。
清軍如此,吳三桂所部卻並沒有客氣,好容易從漢中運來的紅夷炮,對準了清軍的戰陣就開始轟擊。而那兩支名為忠勇、義勇的營頭則以營為單位結陣而進,而這兩個營頭,與清軍,乃至是其他關寧軍最大的區別就是,這支關寧軍的步兵所持的冷兵器只有一種長達一丈五尺的長矛,其他的步兵俱是鳥銃和步弓,別無其他。
清軍的步兵出擊,騎兵也從兩翼殺出,意在騷擾關寧軍的戰陣。可是清軍騎兵殺出,吳三桂這邊的前敵指揮,無論是夏國相還是吳國貴卻都沒有派出騎兵攔截,甚至就連吳三桂也是如此。此時此刻僅僅是以著營為單位組編其的方陣直面著清軍的騎兵,這個方陣唯一有些不倫不類的在於四角皆多出一個小陣,而且是純粹以步弓手組成。
關寧軍兵力雄厚,騎兵也是佔據數量優勢的,哪怕是分別三路也絕不比清軍遜色,但是關寧軍就這麼任由著清軍的騎兵衝殺了過來。
大隊的騎兵撲面而來,長矛斜指,密集的長矛叢林形成了一條由戰陣組成的拒馬地帶。清軍的騎兵面對這等狀況並非沒有辦法,根本不需要軍官指揮,這些綠營的騎兵紛紛從弓袋和箭壺裡掏出了弓箭,估摸著彼此間的距離就要展開騎射。
然而,隨著清軍騎兵與關寧軍戰陣的迅速接近,關寧軍這邊卻率先以步弓展開了對清軍騎兵的射擊。
步弓的射程遠優於騎弓,箭矢如蝗蟲般升騰而起,一如暴雨般下落,只是轉瞬間就覆蓋了清軍騎兵。
面對如雨般的箭矢,清軍騎兵在戰馬上閃展騰挪,最不濟的也要用盾牌格擋一二,但是其中的一些實在沒能避開的卻還是免不了被射落墜馬。甚至有時是騎兵躲開了,戰馬卻中箭倒地,背上的騎兵也同樣免不了墜地的危險。
兵行兇險,即便是軍中驕子在戰場上也往往要仰賴些運氣的成分。不過,關寧軍以步弓率先發起射擊,這也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甚至是接下來那些站在陣前的鳥銃手但見清軍騎兵衝進了射程繼而在命令下開火射擊也沒什麼好稀奇的。
只是,這一次的關寧軍,雖說還是老關寧軍的底子,但是射擊的時間卻拿捏的更好一些,憑藉著對騎兵衝殺而來時裹挾著的巨大威壓的忍耐,他們還是等到了清軍騎兵正式進入射程之後才開火射擊。
噼裡啪啦射擊聲響起,關寧軍的鳥銃手們看也不看的就退入了戰陣,長矛組成的叢林被徹底亮了出來。而此時,清軍騎射的箭矢與關寧軍步弓手的第二輪射擊也在天空中交錯而過,一邊追著鳥銃手們的後背對關寧軍的長矛陣進行了一輪掃蕩,而另一邊則二度致使了部分清軍騎兵落馬。
清軍騎兵的騎射對關寧軍的披甲長矛手的殺傷微乎其微,有限的空檔也迅速被後續的長矛手補充,清軍騎兵不可能去硬撞長矛叢林,在長矛叢林的前方不遠處調轉了方向,準備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