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戰的狼煙已經燃起。華夏不懼怕任何挑戰。”
但是在華夏一些戰略評論家的眼裡,這場幾乎席捲世界的全球衝突似乎很難用華夏曆代內戰戰爭進行類比,在現在這場全球性的武裝衝突中,同時存在著四個不同的武裝集團:第一武裝集團就是以大晉為核心的東亞新興武裝集團,這個集團以華夏大晉帝國領導者,配以數量不少的屬國。大晉帝國發動戰爭的目的非常直接。那就是奪取西域以及中亞大片土地,同時奪取世界霸權。
第二武裝集團就是以羯族人、鮮卑人為核心的老牌草原民族武裝集團,為保護各自民族利益,它們不得不與強大的漢人集團進行一場艱苦的全面戰爭,它們與華夏集團進行的戰爭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奪民族生存空間的戰爭。
第三武裝集團則是以老牌強國羅馬帝國為核心的西方集團,從表面上羅馬帝國還沒有完全從歐洲的泥潭中抽出身來。但君士坦丁心中十分清楚,羅馬帝國在西方的統治正在逐漸崩潰。大量的蠻族正在入侵西歐各地。
君士坦丁加入到這場豪賭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開拓羅馬帝國在東方的生存空間,既然西歐局勢糜爛已不可避免,那何不再開拓新的疆域來彌補帝國的損失?
第四武裝集團就是以波斯為首的西亞集團,波斯帝國的實際控制者普西多爾為了加強自己的威望,同時也為了壟斷絲綢貿易,他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這場戰爭中。雖然四方勢力中,波斯人的實力最弱。但他們的戰爭慾望也是比較強的。
以上四個國際武裝集團構成了這次全球戰爭的主要參戰集團,而由於其進行的戰爭目的不同。只是由於限於通訊技術、運輸條件等方面的限制,這場戰爭與其說是一場全球戰爭,還不如說是全球範圍內的區域性戰爭。
除了羅馬帝國和大晉帝國由於佔據了地利優勢而不需要雙線作戰外,其他兩方都要面臨雙線作戰。雖然大晉也向羅馬帝國宣戰了,但由於雙方相距太遠,他們要想發生直接衝突的可能性太低。
雖然波斯人曾向大晉提出派遣一部分援軍的問題。但司馬遹以路途遙遠後勤補給困難為由拒絕了對方。顯然司馬遹並不想過早插手波斯與羅馬帝國之間的戰爭,在沒有解決掉石勒和拓跋普根之前,司馬遹不可能插手歐洲。再者說波斯與羅馬帝國兩敗俱傷才是司馬遹最希望出現的情況。
基於同樣的理由,石勒同樣也沒有對波斯本土發動大規模進攻。他只是讓人固守在雙方的邊界。石勒把大晉當成頭等大敵,波斯人的主要敵人則是羅馬人,儘管普西多爾不是什麼雄才大略之輩,但他同樣不傻,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收拾羅馬人身上,尤其是在密謀收復敘利亞地區。
這種奇怪的交戰方式,極大的衝擊了大晉國內的知識分子,以前皇帝司馬遹總是向他們灌輸國與國之間沒有友誼只有利益的觀念,還引起一部分傳統士子的反感。但這一場世界大戰,卻讓大晉國內的知識分子切身感受到其中赤裸裸的利益爭端。每個國家都只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根本不會考慮什麼盟友和情義。
“阿爾罕,大晉真與波斯結盟了?”霍爾米茲德三世陰沉著臉問道,自打來到大晉之後,霍爾米茲德三世就沒有放棄過爭奪波斯王位的打算,只是當初波斯和大晉之間正處在蜜月期,大晉不可能為了他一個落魄王子去得罪一個大的貿易伙伴。
後來霍爾米茲德三世在皇帝司馬遹的勸解下,進入長安陸軍軍官學堂學習。這兩年霍爾米茲德三世一直都在努力學習本領,當波斯驅逐晉商的訊息傳來的時候,他以為大晉會旗幟鮮明的支援他回國爭奪王位。
誰知大晉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西域,而今更是不計前嫌的與波斯結盟。世界大戰已經爆發,東西方各大勢力結成兩大不同陣相互交戰。霍爾米茲德三世本來已經沉寂下來的心再次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