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他就多照顧一下,給的少的就可以放養了。
這些徒弟的來源也很複雜,有的是父親爺爺就在紀家當徒弟的,如今把兒子孫子送過來,半是報恩,半是想要學到核心技藝。
有的是常年跟著做工的那些,年齡可能大了點兒,但是真的想要學這門手藝,便也會過來拜師,有個名分才好正大光明來學。
這年頭,偷師是很讓人不齒的,而有些東西,也不是隨便看看就能偷師的。為什麼要在這裡選址,為什麼要在這裡定位,為什麼要用這根木頭而不用那根,為什麼要選擇這塊兒石材……
種種細碎的問題,每一項都能延伸開來講一堂課,只憑看,怕是看不懂。
再有,古代沒有什麼大型的機械,真正需要造橋的時候,通常都會依靠人力,這也就意味著某種選擇侷限造成的技術壁壘,怎樣造一座石拱橋,該是怎樣的弧度才能夠支撐那樣的力,該是怎樣的黏合才能夠不至於垮塌……各種精細的計算,沒有公式的情況下,對很多人都恍若天書,只能以「經驗」「技術」來理解。
在這方面,就格外講究傳承,需要師父講了才能知道。
而師父一輩子也未必能夠造幾座橋,人力的限制,物力的限制,有的時候一座橋一造三年都算是時間短的,若有更大的難度,怕不是幾十年都要耗費在造橋上。
像是某個山區,就有一種橋,叫做藤橋,採用天然的藤蔓植物來造,卻並不是把它們砍伐下來當做繩子弄成變相的「繩橋」——稍作編織,或成兩邊兒護欄的麻花狀,或者如同蓆子一樣在腳下供人行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