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理素質

了一銃,血的教訓讓獅子軍的火器裝備率節節攀升。

就這履歷,意味著只要他不瞎折騰,這輩子榮華富貴少不了,就算瞎折騰,一樣的事別人幹了死了,他肯定也能保命。

唯獨就一個,他不能折騰軍隊。

大帥大帥,有軍隊才是大帥,軍隊如果垮了,那大帥就不是大帥了,所以就算士兵很想去種地,鍾虎也萬萬不敢讓他們去。

那士兵想幹的多著呢,想吃鮮菜想種地、想睡姑娘想發大財、想在河邊縱馬想在海上釣魚,他們啥都想幹,唯獨就不想訓練。

讓他們如願,等大帥南征回來,就得讓鍾虎在樹上掛著。

鍾虎一開始的想法,是從山北邊的海西縣、山南邊的古如臺吉部僱點人,開片菜地。

偏偏,劉承宗為他解決了開墾荒地的人手問題。

隨著南征的戰爭程序,每隔一段時間,大元帥就會從南邊送來一批貴族勞工、冥頑不靈的俘虜或者僧人啥的。

鍾虎分不出這幫人是幹啥的,也聽不懂他們的言語,但這些目的很明確,都會被帶去海北祁連山下的採石場。

他尋思反正是幹活兒,在哪兒不是幹呢?

所以每批採石場監工勞工在抵達海北之前,都需要先在南山堡給他開墾倆月田地。

這解決了人手問題,新的問題又隨之而來,人要吃飯的嘛,這幫人既然是俘虜,那就不能讓軍士們養活他們,那不成祖宗了?

鍾虎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了這一問題。

身為大明軍事體系出來的精銳士兵,鍾虎對衛所的執行門兒清……有人,就啥都有。

壓榨軍戶難道不是傳統技能嗎?軍戶和這些勞工有區別嗎?

好像在名稱上有點區別,但真的有區別嗎?鍾虎覺得是沒有區別的嘛。

每批勞工過來先領了大鐵勺去茶卡鹽湖取鹽,取了鹽在南山堡南邊的小河邊按規制做成鹽磚,然後再去開墾田地。

鹽磚被土默特的古如臺吉用青稞面和糌粑買走,拿回家讓牲口舔,換來的糧食就是勞工口糧。

劉承宗在南邊打仗,鍾虎在北邊墾田,等劉承宗打完仗,南山堡失去了每隔一段就會送過來的勞工,但屬於鍾虎的原始積累已經完成了。

這地方開墾荒地很容易,本身土質不太適合種田,周圍都沒啥樹木,最累的事兒不是開荒,而是從河裡拉淤泥。

堡壘南邊兩山之間的河岸已經有了兩座莊園、一座磚窯、兩條水渠、兩輪風磨、七口井、二百四十眼窯洞、四百間小院、三萬四千畝田地。

唯獨沒人。

一開始是因為南邊仗打差不多沒勞工往北送了,後來是綽克兔臺吉入侵。

鍾虎開出來的這片地本來就沒精耕細作,畢竟是生地,精耕細作也打不出多少糧,廣種薄收也就那樣,撒了一千多石種子、出了兩千來石的糧。

就這,一半還被搶了,最後落個保本兒。

說起來南山守軍也是精銳,沒人能拿著刀子從他們這兒搶糧,但搶糧的全是蒙古的老弱婦孺饑民難民,鍾虎的兵扛著抬槍都出去了,最後硬是沒狠下心。

他們很富有,富有到擁有善良的資本。

緊跟著這些蒙古人內附,隨後大明封邊不準糧食賣入河湟,元帥府的兵糧頓時緊張起來,再度東征。

直到打完王承恩,西寧府的劉老爺正為安置俘虜擔憂呢,鍾虎自告奮勇,跟劉老爺請求把兩千臨洮俘虜放到他那屯田,不但能做好思想工作,還不需要元帥府提供口糧。

劉老爺問了問他的打算,大為驚奇,合著鍾將軍還是個屯田小能手,欣然應允他把俘虜帶回南山堡的打算,還額外撥了二百石種糧和一名農博士。

農博士是各地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