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過後,收拾好了休息一會就到了應該去敬神的時候了。火炮聲早就從李芳家附近的墳山裡傳了過來,李玉他們卻要去二房的祖墳。也就是李大婆家哪邊。當然,作為老大的李大婆家裡繼承了祖屋,不過。因為李大婆性子,讓這個二房的人並不是太團結。特別是在李大爺死了之後,雖然沒有老死不相往來,但也是在米必要的情況下沒有走得太勤。
眼看時間差不多了,李婆婆大手一揮,帶著兩家的人想祖墳那邊走去,一路上,時不時的遇上同樣是去敬神的村民們,大家都互相打著招呼。聊聊收成之類的,李婆婆住樑上,李爸又很少在家,大家都很少見面。遇上了聊著近況,好似有說不完的話,等到進入祖墳的時候,已經五六點鐘了。
進祖墳並不需要特別等待。大家一般都是各家敬各家的,要是遇上一起的話,事後又有的議論了。老大家的刀頭好,老二家的香燭粗。老三家的火炮大。反正就是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也可以拿出來議論好半天。
今天是彭月和李博兩人第一次進祖墳,李玉家的東西難免都需要準備得多一點,看到祖祖那邊的人特別多,李婆婆帶著11大家先到李爺爺的墳頭前面。
李爺爺的壩特別的小,一方面是地勢的問題,這許多年來。這墳山早已經不夠用了,李爺爺當初也只佔到一個小角,碑同樣沒有,只有幾塊亂石壘成了墳頭。
李婆婆低斂著眼,微不可聞的嘆了一口氣,輕輕的撫著墳頭上的石頭。過了好一會,才轉身接過李心園他們手上那得刀頭(一般是豬尾巴,人多的時候會準備半個豬頭。)還有幾個蘋果。幾個柑橘,香燭等物。
放好了刀頭,點燃了香燭,李婆婆開始燒紙,一邊燒紙,一邊開始嘮嘮嗦嗦的向李爺爺匯報家裡的情況,在這些老人家的心目中,他們是非常迷信的,信鬼又信神,相信著人死了之後一定在另一個世界裡生活的,逢年過節的時候看家裡的情況,好過的會燒假錢,假房子,伺候的金童玉女等物。就算是生活不算好的。也儘量多燒糙錢。讓死去的人在陰間能過一個好年。
再農村,香燭。假錢。糙紙是生意,但是還有另外一種農民之間相互幫助所封的符。上面寫上名字。據說這樣子才不會被孤魂野鬼給搶了。當然,如果沒人幫忙同樣是需要拿錢去請人寫的。久而久之,同樣也成了生意。
符也分兩種,一種是由糙紙封成。另外一種就是在裡面加入了假紙(冥幣)的。李玉家這一次可是封了足足一小背簍的第二種啊,而且這只是李爺爺的量而已,幾小都背了背簍,裡面還有祖祖和祖婆的。
過了好一會兒,李婆婆才轉頭看向李爸說道:&ldo;跟你爸說一會話吧,帶著彭月和李博拜見一下,讓你爸在地下也知道你的事情。&rdo;
明明對面的只是一個墳而已,一堆石頭壘成的墳頭罷了。李玉他們去沒有半點好笑的感覺。反倒有一種悲傷的氣氛,李婆婆的語氣中雖然沒有表現出來,。卻還是在臉上可以看到幾分黯然,誰不希望看到兒女長大成家立業呢。到如今。李爸和李大伯都有了屬於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作為一家之主,李婆婆的老伴的李大爺卻不能看到,怎麼能不讓李婆婆黯然呢。任何的喜悅。要有知心的人分享才行啊。
火光照耀著李婆婆的臉。但是她臉上的茫然卻是那麼明顯,平常的時候要做農活,做家務。根本沒有時間來想這些問題,只是在這個時候,李婆婆不由的回憶起了跟李大爺之間的事情。
也許,他們之間沒有每個女人在少女時代都盼望的美妙愛情,甚至是她十幾歲嫁到李家壩就連生活也難以保障,作為新婦也要背著大大的背簍走上幾個小時才偷偷摸摸的去別人的山上撿柴。
但是,李婆婆從來都不後悔,她孃家以前是在街上開了一個店的,在那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