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元說:“這次比賽機床廠能拿幾項冠軍啊?”
大劉說:“這次比賽只有單打和團體,女單冠亞軍都是我們的了,團體後天決賽,冠軍也不會旁落,男單隻有小孟拿了個第三,男團看明後天的發揮吧。”
培元說:“至中沒進決賽嗎?”
大劉說:“至中來晚了,他說也好長時間沒打球了,只參加了團體賽。”
孫教練說:“至中的球明顯高出所有人,只是手有點生,恢復恢復,參加省裡比賽應該沒問題。明天半決賽,你來看看吧,幫我挑挑隊員。”
張教練說:“不僅孫教練有壓力,我的壓力也很大啊,全省籃球賽也要舉行,市領導要求得進前三,不能辱沒籃球之鄉的名聲,我心裡沒底啊。”
培元說:“好幾年沒有正規比賽了,正規訓練就更別說了,只要咱們加強訓練,我覺得取得好成績還是可能的。”
張教練說:“說點具體的。”
培元說:“不是要進行邀請賽嗎?看完比賽再說吧。賽程怎麼安排的?”
張教練說:“老對手宏達鋼廠要來,長山礦務局,還有東陽車輛廠。”
培元說:“正好我們三支隊伍。”
張教練說:“迴圈對抗吧,也檢驗一下前段時間的訓練效果。”
小組賽的對手太弱,機床廠男女隊都早早結束了比賽。
大劉說:“好長時間沒聚了,今天一塊兒喝兩杯吧?”
培元說:“行,把張軍和李紅也叫上,我們一塊兒給孫教練接風。”
孫教練說:“接風我可不敢當,先前劉主任和子建同志對我的支援幫助我還無以為謝呢。”
大劉說:“培元是我最好的兄弟,孫教練就當我是培元吧。”
張教練說:“孫教練不用客氣,和他們接觸多了,你就瞭解了,下一步的工作還得靠他們支援呢。”
飯桌上,大家一起舉杯,歡迎孫教練迴歸,孫教練激動得連連道謝。幾杯酒下肚,話題還是回到球賽上來。
孫教練說:“我們現在是既沒經費,又沒場地,真不知道該怎麼開展工作,”
培元說:“老師不用發愁,機床廠不是已經在幫你開展工作了嗎?而且還培養了一支實力不俗的女隊。張軍和李紅一直堅持打球,男隊員一般都不是她倆的對手,而且她倆對全市的乒乓球高手都有接觸,給您當個助理教練綽綽有餘,您就?好吧。”
張教練說:“你可以借鑑我們籃球的模式,依託企業,搞個一隊二隊,既便於訓練,又激勵競爭,比賽前確定主力陣容,進行一段集訓就行了。”
孫教練說:“這個辦法好,聽您這麼一說,我心裡踏實點兒了。”
張教練說:“我剛恢復工作時,跟你現在一個樣,也是什麼也沒有,都是培元和大劉他們操持的。”
大劉說:“這些點子都是培元的,您有事壓給他就行。”
培元說:“我遠在鄉下,什麼勁兒也使不上啊,還得靠劉哥支撐局面。”
大劉說:“我們這兒有現成的球檯,你們用就是了,別的我就插不上手了。”
孫教練說:“這就解決大問題了。”
張軍說:“至中能回來嗎?”
大劉說:“人家也是製藥廠的廠長呢,怕是不能長時間離開吧。”
培元說:“至中你自己安排吧。”
李紅說:“這幾天和至中練球,我很有收穫,讓我真正對弧圈球有了理解。”
張軍說:“我們去柳林怎麼樣?”
至中說:“到時候現聯絡吧。”
張教練說:“你們乒乓球可以用選拔賽來確定隊員,我們籃球有點困難了,現在是三支球隊,怎麼確定主力陣容?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