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過得開心,我這個皇帝不當也罷,並不會不捨得的,更不會因此跟母后起衝突。”
劉海玉大吃一驚:“你這話可不能在外面胡說!”
趙與嘉難得調皮地一笑:“兒子知道,就是在母后面前,兒子才肆無忌憚的!”
劉海月道:“你父皇之前找你單獨去說話,你不需要說,我也知道他肯定會讓你牢牢掌握住權力,不要讓朝臣和外戚後宮有可趁之機。這本是皇帝的天性,只怕過幾年之後,你也會這麼想,也罷,母后就先幫你管幾年,等你過了十五歲,就把朝政還給你,到時候母后也到處去玩去,你可不許不準。”
趙與嘉心道現在多說也沒意思,再過幾年母親自然會明白我的心意。“等兒子把大羌和北蠻都打下來,讓母后可以隨意去玩個夠”
劉海月含笑,讚許而欣慰地抱住他:“母后相信我的嘉兒向來是最厲害的,但你不要過分勉強自己,母后從一開始,就沒盼著你一定得當皇帝,但現在陰差陽錯,你卻偏偏坐上了這個位置,只要你謹記愛民如子四個字,便是沒有開疆拓土的豐功偉績,也絕對是一個好皇帝,母后以你為豪。”
“母后……”趙與嘉很感動,不像太傅那樣成天會跟他講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母親從來就沒有逼他做過什麼,反而處處引導他,勸勉他,讓他擁有開闊的眼界和胸襟,而不侷限在一宮乃至一國之內,這種春風化雨的教育和信任,正是趙與嘉成長中不可或缺的。
不得不說,劉海月對他的教育是成功的。她並沒有因為自己是穿越來的,就灌輸給兒子現代社會人人平等的思想,要知道就算是在後世,人與人之間,生來也不可能是平等的,有人一出生就是國家領導人的兒女,有人一出生就是偏遠山區的貧苦人家,得到的資源不同,怎麼可能平等得起來?
但是不灌輸現代的思想,不等於就不能教他做一個好皇帝,作為一個好皇帝,能力,魄力,甚至野心都是其次的,他首先需要的,是要有一顆博大寬容的心,能夠容得下不同的意見,能夠聽得進逆耳忠言,能夠讓自己不喜歡的人才立足於朝廷,也能夠為天下百姓來考慮,不要乾綱獨斷,即使是內閣集體作出的決定,也好過皇帝一個人來拍板。
因為一個皇帝就算文治武功很強,他最多也就是能成就自己統治的這段時間成為盛世,卻不能保證自己死後的事情,而劉海月對趙與嘉的引導,卻希望他凡事能從長遠的角度來考慮,不要拘泥侷限於眼前的利益。
當皇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九五之尊,一言九鼎,權力,榮華富貴,卻獨獨很少想到責任,孟子提出“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過了千百餘年,誰能真正把他的話放在心上,哪個皇帝不是把自己當成天下至尊的?歸根結底,除了皇帝自身的問題,還有制度本身的問題。
劉海玉當然不可能去做什麼推翻封建制度的偉大先驅,她所要做的,只不過引導趙與嘉做一個與眾不同的皇帝,順利的話,再把這種理念一代代傳承下去。
母子二人用過午膳,趙與嘉去小憩片刻,下午則要繼續聽太傅講課,他這個年紀,參與內閣議事還為時過早,不過劉海月並沒有因此就讓他拘束在太傅那裡讀書,碰到有什麼國家大事,也都會鼓勵他旁聽,並在私底下與他討論,這使得趙與嘉看上去遠比同齡人來得成熟,性格觀點也十分穩重,當然,在諸大臣眼裡,這就是先帝有眼光,陛下天資聰穎,將來必成明君的體現,難免對他的期待和要求就更高了。
作為太后,劉海月的生活按理說應該是比較悠閒從容的。
國家大事自有大臣們*心,兒子的功課有太傅*心,皇帝現在還小,沒到大婚的年紀,她需要代為掌管後宮,但是現在沒進新人,老人們麼,就算想爭寵,先皇也已經死了,沒人可爭,大家再死磕又有什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