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些想法並形成一種無形的默契,這種默契就是彼此知曉各自的利益取向,建立一套互相利用的政治關係,具體這關係能持續多久要看時局的變化以及兩位家督的決斷。
這些日子今川鶴姬與萬竹丸就住在清州,她帶著不到三歲的嫡子整日躲在織田家安排的敷屋裡不敢出門,生怕織田家某一天做出把她們娘倆送回三河的舉動,只是從情形來看織田信長似乎這方面的打算。
沒過幾天吉良家的外交使者來到清州城,因為慢半拍所以吉良家的使者完全不知道三河國發生的鉅變,依然照本宣科的敦促織田家儘快讓松平軍撤出西三河,渾然不知松平家康已經完成滅門搶地的一系列流程。
待今川鶴姬帶著萬竹丸來到吉良家使者面前時,這名使者才慌里慌張的詢問三河國到底發生什麼事情,這一問竟把膽小的使者給當場嚇昏過去,好不容易被織田家的小姓扶起來,這名使者才發現事情的影響完全脫出他的想象力,他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三河而來,現在三河沒了再留下來也毫無意義,於是甩下幾句狠話就帶著今川鶴姬和萬竹丸返回越後。
眺望著乘著馬車緩緩離去的車隊,織田信長站在露臺前倚欄遠眺,暗暗想道:“殺吧!鬧吧!吉良家越亂越好!最好是陷在關東幾十年不能走出來,好讓本家儘快吃下美濃打通上洛的通道!我信長終究一天要實現我的夢想。天下布武的夢想!”
……
六月的關東進入雨水風貌的季節。一波又一波的暴風雨從太平洋上襲來。迫使吉良軍團放棄橫衝直撞的戰術改為長期圍困的策略,五萬餘大軍沿著相模國與武藏國的邊境佈陣,生生把兩國之間完全割裂為兩個戰區。
小機城在這個時候終於有些支撐不住無休無止的進攻騷擾,不是因為北條氏堯能力不足也不是因為北條武士不夠努力,兵力上的絕對差距以及吉良軍不分晝夜的騷擾實在無解,人總要吃飯休息才有精力做事,可當他們白天擊鼓攻城晚上舉火襲擾還怎麼讓人安心吃飯休息。
吉良軍最常用的斷糧策略發揮效用,這對小機城乃至整個北條家的影響都非常大。關東連續三年的災害對北條家的糧食儲量造成巨大的影響,照常理來說小機城裡的存糧可以輕鬆的維持到秋收結束,可這畢竟是戰爭時期不同於和平時期的糧食消耗,士卒們為了保證充足的精力每天要吃三到四餐,招募町民搶修被摧毀的土塀,箭櫓都需要消耗更多的糧食。
初始還不覺得這點消耗很多,隨著時間的推移春去夏來就漸漸吃不住勁,吉良家的圍城軍勢不是簡簡單單的派出八千一萬的軍勢站住四個角落了事,而是正兒八經的五萬雄師把八個方向完全封堵住,這就從日本戰國時代傳統的堵城門變成更近似大明帝國的八面圍城戰術。
所謂圍城必闕是給敵人一個求生的機會放他逃走。只要意志不堅定的大將會在這個時候考慮棄城而逃,只要他生起這個念頭就註定他會逃走。逃出城就等於失去堅城的依仗隨時面對荒郊野地裡四面埋伏的軍勢簡直沒活路,所以逃跑反而會比守城死的更快。
圍城必闕的道理許多大將都懂,這一招是對付那些愚蠢的將領而用,只要不是蠢將都不會選擇棄城而逃這條死路,北條氏堯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選擇堅守下去哪怕到最後一刻面臨落城的危機也決不放棄,可有些事情不是他不放棄就有用的。
北條氏堯還是死了,在上杉輝虎的五萬餘大軍圍困下頑固的堅持三個多月最終也逃不過破城身死的結局,即使上杉輝虎不願意損失兵力採取襲擾為主、攻城為輔的方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