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完全被密林所覆蓋,對手在這段距離上擁有極好的天然防護。只有在最後接近防線的大約三四十米距離之內的樹木,才被北越方面提前清理乾淨了,留出了不受阻礙的攻擊視野。這倒不是北越方面偷懶不願意繼續往下清理,而是南越軍留下了許多遊擊哨在密林中狙擊北越派出伐木的人員,在經過了數次的小規模拉鋸戰之後,最終安全距離就只能保持在目前的這種程度了。
雖然北越軍可以居高臨下進行防守,但由於密林的阻礙,遠端火力的有效打擊範圍也只有防線外的這一小段距離而已。而南越軍也充分利用了這個特點,在密林邊緣放緩了前進的速度,重新進行了一次集結將大量的弓手放到了即將衝陣的步兵後面。
即便是離交戰區隔著好幾裡地,穆馮二人也聽到了非常清晰的三聲鼓響,接著便從望遠鏡中看到南越士兵湧出樹林,衝向北越防線。而在他們的身後,一大波弓箭手補上位置,開始向北越防線進行拋射攻擊。
北越這邊的弓手的優先射擊目標,肯定是正在衝過來的這些步兵,一波居高臨下的箭雨從寨牆和防禦工事的縫隙間射出,將衝在最前面的數十人射翻在地。但在此同時南越弓手射出的弓箭也從天而降,對躲在寨牆後方的守軍造成了一定的傷害,集結在一起的守軍雖然舉著不少盾牌,但仍然不斷有人中箭倒地。而南越的步兵依然不顧傷亡地繼續往上衝,似乎就是打著以此來吸引火力的主意。
“這就真是拿人命互換啊!”第一次親眼目睹冷兵器戰爭的穆夏柏不禁嘆道。
而此時馮安楠則是拿著已經換上長焦鏡頭的數碼攝像機,聚精會神地拍攝遠處的戰鬥場面。他們作為先遣隊的偵查內容可不僅僅只是畫畫地圖看看敵情,這種雙方交戰的第一手資料同樣非常重要。等前線指揮部要擬定具體作戰方案的時候,這些影像資料便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
在南越的第一波攻擊發起的同時,第二波攻擊力量也已經抵達了山腳,開始向山上緩慢推進,而第三波攻擊力量已經集結完畢準備出發。另一條攻擊路線的南越軍此時也抵達了預定位置,正在調整弓手部隊,準備發起進攻。
這種攻擊模式無疑對南越軍造成的傷亡更大,但南越的指揮官似乎就是認準了這樣的方式,打算以兵力優勢來換取戰局優勢。防線上的北越弓手連著進行了三輪射擊之後,已經有兩三百名南越步兵倒地不起,但仍有更多的步兵拼命衝向防線,因為只有面對面的搏殺,他們才能避過一邊倒的遠端打擊,並且尋找機會在這場戰鬥中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