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嘗試了各種辦法,如果還繼續派人強行渡江,木筏終究不可能戰勝堅船利炮,再折騰也只有白白送死這個結果。不得已之下,皇太極只能下令繼續在平壤建造木筏等渡江載具,做出要強渡大同江的姿態,而暗中則是讓主力部隊從平壤西面兜了個圈子,然後南下前往大同江下游。
是的沒錯,皇太極最終還是決定要去碰一碰突然冒出來的海漢基地。他深知在水上交手,再過一百年可能也不是海漢對手,而這處陸上的戰場可能就是清軍唯一能夠擊敗海漢的機會。
儘管先前阿濟格所率的部隊在當地已經碰過釘子,但皇太極還是寄希望於這處似乎匆匆建成的基地存在著防禦漏洞,讓清軍能夠尋得戰勝海漢的機會。
但這種表面文章其實並不能迷惑海漢軍,在平壤以西的地區,早就有獨立團的偵察小分隊在野外潛伏。這些小分隊的任務並不是偵察清軍在平壤地區的bnbs狀況,而是監控從平壤至大同江基地之間的區域,只要清軍嘗試向大同江基地進發,就必然逃不出這些小分隊的視野。
清軍主力離開平壤才不過五十里,就已經被一隊偵察兵注意到了動向。雖然這些士兵並未配備電臺這種高階通訊裝置,但他們攜帶了同樣具備傳遞資訊功能的信鴿。這些信鴿已經在大同江基地待了兩個多月,從百里開外認路飛回去倒是沒什麼問題。
前前後後幾批信鴿飛回基地,清晰地勾勒出了清軍離開平壤之後的行軍路線。儘管他們小心翼翼地避開了江岸附近,但依然還是沒能逃過海漢的監控。於是在距離大同江基地百里開外的時候,錢天敦就已經下令獨立團進行戰備階段,準備迎擊清軍的攻勢。
七月十四日,清軍前鋒營抵達大同江基地以北,並在大約十里之外紮下營寨。或是對海漢這處基地的防禦力有所忌憚,清軍沒有像攻打朝鮮城池那樣抵達目的地之後立刻展開進攻,而是選擇了更為穩妥的方式。
大約半日之後,清軍主力部隊開始陸續抵達這一地區,然後兩個千人騎兵隊從清軍營地中出發,沿著大同江基地東西兩側的小河進行地形偵察。其實先前阿濟格率兵來此的時候就已經做過同樣的事情,不過皇太極對於上次的結果仍不死心,希望能找到己方可以加以利用的地形。
當然了,這種努力依然還是徒勞,清軍很無奈地發現即便是在這兩條不甚寬闊的小河中,也依然有武裝艦艇在來回巡航。當然清軍也可以選擇在某一段河岸投入大量火炮,讓河面上的海漢戰船無法駛入,但這樣的做的實際意義不大,因為清軍的火炮數量有限,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可能就得放棄在正面戰場上使用火炮戰術,而海漢卻完全可以以逸待勞地在小河對岸也部署一批火炮讓清軍無法渡河。
考慮到雙方在火炮效能和戰術應用方面存在的差距,海漢只需要部署清軍一半數目甚至更少的火炮,就能讓清軍的打算泡湯了。更何況清軍想要在這裡完成渡河作戰,也至少得花幾天時間去周邊地區砍伐樹木製作木筏,這個時間海漢捱得起,清軍卻未必捱得起了。
之所以需要幾天的時候伐木,是因為基地周圍方圓數里內只要有nrn手臂粗細的樹木,早就被砍得一乾二淨用於修建基地內的各種設施。清軍想要製作木筏,得跑到很遠的地方去伐木然後再運回來,這顯然不是一個理想的作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