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在抗清戰爭期間的開銷非常巨大,截止目前已經超過了過去十年的國內軍費總和。在掏空了國庫之後,朝鮮當局也就只能依靠士紳募捐和加重地方的稅賦等非常規手段,來暫時緩解目前的窘境。
雖然有立竿見影的成效,但李倧也清楚這些手段並非長久之計,國內的經濟壓力會逐步轉換成社會矛盾,從而影響到自己統治的穩固。而海漢一向以善於經營貿易著稱,已經多次向朝鮮表達過加大貿易規模的意願,這對於朝鮮來說或許便是戰後重振經濟充實國庫的最優解決方案了。
李倧也知道這次海漢兩名高階將領來漢城拜會自己的目的,必然將會談及雙方接下來在各個領域的深入合作,貿易當然也是其中之一。但他目前也不太敢確定海漢在談判中會提出什麼樣的條件,以海漢人的精明,想必也少不了要從今後的合作中謀取收益的最大化。
以前對於“海漢人無所不能”這種評價,李倧還不是太信服,但隨著跟海漢打交道的次數越來越多,他終於明白了這樣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像錢天敦、王湯姆這樣的高階武將,竟然還可以擔當起文臣的工作,與別國開展外交、貿易方面的談判。
李倧前段時間也聽說過民間有朝鮮武將可當文臣的評論,但這並非誇讚,而是貶低朝鮮武將不會帶兵打仗,在戰場上的作用簡直與文官無異,這與人家海漢武將的表現比起來,的確是天差地別了。人家的武將不僅是打仗厲害,甚至在非軍事領域的表現也大大強過了本國的官員,這不免讓李倧心裡有點酸溜溜的感覺。
當下朝鮮第一重臣無疑是主戰派領袖金尚憲,但金尚憲的長處在於分析時局,籠絡人心,具體到搞經濟建設的措施方面就並非其所長了。而朝鮮國內以前對於國際貿易的重視程度有限,在這方嚴重缺乏專業人才,要與海漢開戰貿易談判勢必會處於比較被動的位置。
李倧覺得自己有一個失策的地方,就是沒有提前將李希從海漢國召回,畢竟目前代表朝鮮去過海漢國,真正瞭解海漢國內狀況的官員,也就只有李希比較靠得住了。但把李希召回漢城趕這場談判是來不及了,不過李倧還是退而求其次,把金尚久從海漢軍中給召回了漢城。
金尚久去年被派去浙江舟山當外交官,雖說當地並非海漢本土,名義上甚至還是大明領土,但海漢的確是在當地實現了統治,也算是在海漢治下混過一段時間。之後又在開戰前被分派了隨海漢艦隊一起回國,然後便一直跟著艦隊在前線作戰,跟王湯姆的關係還處得不錯,派其參與接下來的談判也是一個彌補手段。
由於被分配了如此重要的任務,金尚久今天才得以有資格進入景福宮,與眾多大人物齊聚一堂享用國王賜宴,這在他個人的仕途生涯中也算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了。
不過金尚久旋即便對這景福宮的宴席失望了,相比自己在舟山見識過的那些酒宴,景福宮的水平真的顯得有些寒酸。看著碗碟擺了一大桌子,但內容著實清淡,油葷極少。金尚久默默估算了一下,每位賓客面前這一桌子食物的價值估計還不到五兩銀子這當然是以舟山酒樓飯館的標準來衡量的。
這其實也不是國王李倧摳門,實在是國庫已空,國王連日常生活的開支都緊緊巴巴,無力再大操大辦了。但今天這宴席是國宴性質,多少還是要講究一點排場,所以也只能多弄幾道素菜充充場面。當然了,排除掉這些因素,朝鮮人的宴席也還是無法與海漢、大明這些飲食文化相對更發達的國家相提並論,金尚久在舟山待了大半年之後,口味早就被當地美食養刁,如今回到朝鮮再過回只有泡菜大醬湯的日子就不免覺得有點落差了。
錢天敦和王湯姆對此倒是表現得很淡定,他們來漢城的目的是為了談判,這一頓飯的質量並不會影響他們的情緒。而且他們也大概知道朝鮮目前的景況,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