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戰距離的控制是任何一國的軍隊在與海漢軍對戰時都會遇到的頭疼問題,海漢軍裝備的槍炮有效射程遠勝別國,在平原地帶作戰時優勢尤為明顯。一般來說,留給對手的選擇就只有兩種,一是頂著槍林彈雨硬往上拱,將交戰距離縮短到貼身近戰,儘可能減小海漢武器優異效能所帶來的優勢二是將交戰距離拉大到海漢武器的射程之外,但這樣一來就意味著很難對海漢軍造成直接殺傷,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己方處於被動之中。
而今天在馬尼拉城南平原上的初次交手,西班牙指揮官便選擇了第二種處理方式,主動後撤拉開交戰距離。這樣的應對很難說有什麼不對,因為西班牙軍的構成是以步兵為主,而且必須要保持嚴密的方陣陣形才能執行既定的戰術。以步兵的行進速度,如果還要保持這樣的陣形頂著炮火強推到海漢陣前,那顯然會是極為愚蠢的自殺行為。所以當西班牙指揮官發現戰局走勢於己方不利,立刻下令後撤,其實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而之後又選擇讓騎兵出擊迂迴襲擊海漢陣地側翼,目的也是希望能透過騎兵的高速突進以縮短交戰距離,從而達到削減海漢武器優勢的目的。只是這條路在海漢騎兵的迅速出擊之下也仍然走不通,西班牙騎兵只是出來溜了一圈,連正主都沒見著就被打掉了大約五分之一的人馬,然後就不得不灰溜溜地撤回去了。
西班牙軍嘗試了兩種應對方式,但兩種嘗試都沒能做到極致,當然以其兵力儲備和兵種構成來看,也的確沒法跟海漢硬拼。如果西班牙指揮官知道遙遠北方的同行使用數以千計的騎兵都沒能達成對海漢步兵陣地的衝擊,那或許就不會硬著頭皮把自己手頭的這點騎兵派出去碰釘子了。
但錢天敦的判斷其實存在著一個小小的問題,如果西班牙人展開巷戰,固然能夠有效延緩海漢攻打馬尼拉城的進度,但巷戰所限制的可不僅僅是海漢的攻勢,守軍自身的戰鬥力也會大受影響。西班牙軍所擅長的作戰方式是依託於步兵方陣,而巷戰就根本沒辦法結陣,在缺乏日常訓練的前提下,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戰術了。巷戰在延緩海漢軍進攻的同時,守軍也得承受遠比正常交戰更大的風險,而這是西班牙指揮官不得不去認真考慮的問題。
弗朗西斯此時就為此深感頭疼,如果是普通的對手,那麼他肯定毫不猶豫就會在目前的局勢下選擇以巷戰來延緩對手的攻勢,但當下可是跟海漢軍對戰,即便不太清楚對手是否長於巷戰,他也不敢輕易冒險。可是這裡就是馬尼拉城了,再退就只能退進城內被動防守,將城外的大片區域拱手相讓,這在軍事上來說也是不合理的戰術。
弗朗西斯忽然有點懷念起胡安還在的時候,馬尼拉艦隊雖然實力有限,但至少能夠為城防分擔一部分壓力,讓敵軍沒辦法肆無忌憚地從陸上一路推進到馬尼拉城下。可惜艦隊只出戰兩次便被海漢軍打得支離破碎,連指揮官胡安都給海漢人活捉了去,這與戰前的推想實在相差太大。
但弗朗西斯也明白,如今城防軍便是馬尼拉城最後的希望,要是無法把海漢人擋在城下,馬尼拉地區這數以千計的西班牙人恐怕就沒有機會再在這裡生活下去了。這對於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來說,其實跟死掉沒什麼區別。而弗朗西斯個人的前途命運,也是早就與馬尼拉城捆綁到了一起,除了死戰,別無他路。
除了在城下對壘的兩軍之外,當然還有一撥人是對戰局最為憂心的,那就是居住在城南這片交戰區域的民眾了。這裡並沒有什麼西班牙人居住,定居在這裡的多是本地土著、外來移民以及常駐馬尼拉的外國商人。遇到戰事爆發,能跑的當然早就已經收拾家當捲起被窩跑路了,但還是有很多人出於各種原因留了下來,比如潮升商棧的一眾員工和掌櫃冉天祿就是如此。
冉天祿當然早就知道海漢的陸上攻城路線會是城南方向,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