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誼醫院的住院部、門診部在新院區,放射治療室在老院區。新老院區挨著,進出口不一,像相差百歲的鄰居,像曾曾祖父和孫子隔條小道相望。
新院區大部分是新樓,老樓的年紀也不過三十來歲,最多九十年代初修建,走廊、大堂、雕塑、門衛室、車庫,和一般高階寫字樓的沒啥區別。老院區的建築物、陳設則相對老舊,有年頭,看得出,它們的古老歷史、輝煌前身。
老院的門飛著簷,巍峨、大氣。硃紅門身,兩隻門環,銜著門環的鐵獅子,威風凜凜,和分立在朱門左右的一對石獅子,憑表情能看出來是一家子親生的,這家還一直有雙胞胎基因。石獅子旁有塊長方形的石碑為老宅作證,這片土地,一些磚瓦,最早能追溯到數百年前,此地是清軍入關後,第一批鐵帽子王中某位的王府。
有清一代,十三朝,而後是民國。權臣更迭,親王們倒了又立,死了又繼。北洋軍閥時期,你方唱罷我登場,人換了一茬茬,血洗地一遍遍,然而好地段,好風水的房子、院子不會閒著,總有人住,總被修繕,紅白喜事輪著來,添丁進口從未絕。
如果牆會說話,牆有記憶,它一定記得無數次張燈結綵、披紅掛綠、火樹銀花、大鳴大放的時刻,它也一定難忘,多少回,它變成斷壁殘垣,見識到家破人亡,於夜深人靜,驚聽鬼哭狼嚎。
俱往矣。
老王府曾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一則國際新聞上展現風采。西方一位著名傳教士不知用何種途徑取得它的產權,將其改造成教會醫院,取名“誼和”。無論性質,誰是老闆,老闆何種國籍,誼和醫院造福人民,培養了一批醫療骨幹是鐵板釘釘,功勳卓著的。
一去二十年,建國後,人民政府將教會醫院的人員、設施、檔案都收歸國有,誼和更名為新誼。而今又過去了七十多年。老院區的朱門上掛著的諸多木牌說明,除了放射治療科、風溼科、面板科等幾個科室外,還承擔著研究、交流的職能,比如xxxx研究會、xxxx基金會、xxxx實習基地等。
2018年的9月1日,郎甜甜正式成為西貝小學一年級新生的第一天,陳雨兩口子開始試運營新的日程安排。他們統一六點起床,約定六點半,必須一起出門。朗因開車,早餐由陳雨備好,三明治,一式四份,在車上吃。朗司機的目的地有仨,第一站,新誼醫院老院區,陳雨陪陸援朝做放療;第二站,西貝小學,朗因送郎甜甜上學,脫盲行動開始;第三站,朗因單位,八點準時到,電子打卡,人臉識別,紀律嚴著呢。
重要的日子,重要的時刻,陳雨不能和寶貝共同見證。一路上,她絮絮叨叨坐在副駕駛上,頭保持扭著的姿勢交代甜甜,頸紋都凹出來了。
什麼“你們教室在三號樓103,你別跑到一號樓了”,什麼“別剩飯,老師讓喝湯喝湯,讓吃菜吃菜,不愛吃的也要吃完,第一天要給同學老師留下好印象。”什麼“上課別說話,下課才能上廁所”,什麼“媽媽小學一年級第一天上學,在操場跳繩,跳著跳著,操場上就剩我一個人,所有同學都去上課了,我還沒醒過神呢,你可別這樣……”
朗因一手握方向盤,一手握成話筒狀,笑得咳嗽,他問陳雨,“要不,你替她上學吧?”
時間算得好,雖然有幾條路交通管制,不到七點,他們已抵達第一站。朗因先下車,從後備箱取出丈母孃的摺疊輪椅,調整好,他扶著拄柺棍的丈母孃坐上去。那邊,陳雨親親郎甜甜的小臉,再整理一遍書包的肩帶,偷偷叮囑,“老師不讓戴電話手錶,媽媽把電話手錶藏你書包前袋了,有什麼事,你就給媽媽電話。”
“媽媽,下午是你來接我嗎?”甜甜回親陳雨,要嘴對嘴的親。
“對,媽媽陪姥姥去完醫院,馬上去接你,今天第一天上學,放學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