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他沒有遷往新城,而是移民到了寧夏。那時他有個三歲的兒子,妻子也還年輕,在寧夏的黃河邊種莊稼。60年代,兒子和妻子都餓死在寧夏,他孤單一人跑回了潼關。此後在

潼關與寧夏那塊安置地之間,他又來來回回跑了三次,一直到80年代,才最終留在了潼關。此時老人已年近半百。

“我一生都在黃河邊上搬家,從黃河這頭搬到那頭,又從那頭搬到這頭。”李天一說。此後的年代,他未能再娶,而是重操舊業,漂在黃河上靠打魚為生。

張建國稱李天一為大哥。但據附近居民稱,張建國與李天一情同叔侄,因為李天一打魚勤快,張建國的魚莊也開得興盛。“李天一總算有了個歸宿。”這些居民也都是回遷的移民,在陝西這樣回遷的三門峽庫區移民共有43萬。

自潼關以上,關中平原當時的移民多達30多萬,這些移民60年代中期起開始回遷,到80年代,大部分都已經遷回原居地。但命運並沒有多大改變,此後的年代裡,關中平原渭河兩岸十年九災,回遷移民大多居住在水庫原計劃的淹沒區,地勢低窪,洪水一次次洗劫他們的家園。

2003年8月,由於持續降雨,渭河渭南區域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洪災,華陰、華縣、潼關縣等沿渭5縣(市、區)56萬人受災,12。9萬人一時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23億元。

“當年號召我們支援國家建設,我們義無反顧地響應號召。但我們很多人萬萬沒有想到,竟是一生的代價。”李天一說,他知道他命裡離不開黃河,也沒想要離開黃河。

三門峽市的黃水清,對黃河以及三門峽水庫,有著與李天一完全不一樣的記憶和態度。黃水清1964年出生在三門峽市,父母都是三門峽水庫的水利幹部,她說她的名字寄託了老一代人的願望。她如今開計程車,帶著記者沿黃河大堤跑了十多公里。望著黃河岸邊一排排瘋長的楊樹或柳樹幼林,她神往地說,再過幾年三門峽市就可以評上國家級旅遊城市了。

她的記憶裡沒有洪水,只有黃河水浩浩蕩蕩的壯觀景象。“我們那時候談戀愛,都喜歡到黃河邊上來,看著河水心情就好。”她說,現在的年輕人可去的地方多了,不時興到河邊談戀愛了。

在她陪同記者的兩個多小時裡,8次提到“黃河是母親河”。

據三門峽市提供的資料,以三門峽水庫為依託的“黃河遊”每年帶來近1800萬元的旅遊業直接收入,相關產業近3億元,創造了6萬多個就業崗位。

三門峽水利樞紐存廢之爭——豫陝兩地50年的“黃河官司”

一條大河兩地情

三門峽市地處河南西部、豫晉陝黃河金三角地帶,是“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的所在地。三門峽大壩就建在三門峽市黃河段下游5公里處。

在地理上,三門峽大壩處在黃河河南省段最上端,庫區的函谷關、潼關為進出八百里秦川的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傳說上古時期,為了治理咆哮的洪水,大禹用神斧把高山劈出三道峽谷,分別叫做“人門”、“神門”、“鬼門”,於是這裡便得名三門峽。1960年,三門峽水庫建成後,三道峽谷永遠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巍然聳立在黃河上的現代化大壩。

傳說並非歷史。然而不難發現,大禹開三門而通黃河,這個傳說與三門峽大壩的修築,正好是一個輪迴。大壩成,三門鎖,黃河之水再次被鎖在潼關以內,千里秦川,復又處在咆哮的黃河威脅之下。

而據史載,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河南花園口扒口的2500年曆史中,有關黃河下游決口氾濫的記載多達543年,決堤1590次,經歷過5次大改道,洪災波及縱橫25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