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這份字字血句句淚的報告令中央震驚並引起了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四個多月後的1985年5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陝西省三門峽庫區移民安置問題的會議紀要》,決定從庫區國營農場和部隊農場使用的50多萬畝土地中劃30多萬畝土地,安置生產、生活極度困難的15萬移民返庫定居。

為使移民返遷安置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進行,根據陝西省委《關於三門峽庫區安置移民工作管理機構及人員編制的通知》,渭南地區及各縣相繼成立移民工作機構,編制幹部270名。其中:地區移民辦40名,大荔移民辦77名,華陰45名,蒲城25名,渭南20名,澄城15名,潼關12名,白水10名,臨潼10名,富平8名,合陽8名,同時在庫區成立了9個臨時鄉政府。在庫區設10個鄉100個村,其中:大荔庫區7個鄉70個村;華陰庫區3個鄉30個村。分屬大荔、華陰縣(市)管轄。

這些後來被寫入《渭南移民志》的史料當時大多數移民完全一無所知,移民們仍然為返庫而不屈不饒地抗爭著。1985年春節後,移民返庫****又起。《渭南移民志》說,最多時在庫人數達9000多。而劉懷榮等移民卻堅持說,這次返庫移民至少有兩萬人。

對於移民離庫的經過,《渭南移民志》和移民的敘說也不完全一致。《渭南移民志》說,後由地委、行署和各縣主要領導帶領大批幹部在反覆宣傳、傳達中央“關於解決陝西省三門峽庫區移民問題會議紀要”精神後,才於夏收前離開庫區。而不少移民則說,不是動員回去的,是強行弄回去的。

官方史料和民間傳說盡管存在很多差異,但有一個說法是共同的:移民返庫的問題要解決,但政府的尊嚴必須維護。作家冷夢是這樣表述這種關係的:人有尊嚴,政府也有尊嚴;要挾之下讓人屈服,人會感到屈辱,要挾之下讓政府解決問題,政府也會感到屈辱。既要為移民解決問題,又不能顯出被迫之勢。

這是一個難題。移民鬧返庫的幾十年間,與當地政府之間針鋒相對,水火難容,矛盾越鬧越大,拿移民的話說:“庫區就差陳勝、吳廣了”。移民不但自己“鬧”,還煽動農工跟著鬧,不但在庫區鬧,還經常到西安、北京鬧,把政府當初“騙”移民去寧夏,將政府把他們強行安置在“渴死寡婦”的蒲城馬湖和鹽鹼如雪的渭北高原後便不理不睬等對不起移民的事鬧得天下皆知。正是由於他們鬧,才引來了中央聯合調查組,也才使得陝西處於既要無可奈何地承認移民在庫區的合法地位,又想維護自身“尊嚴”的被動之中。事已至於此,怎樣才能顯出解決問題不是被迫,怎樣才能給政府一個體面的臺階?說白了,怎樣才能使移民承認:解決移民返庫問題,是政府要解決,而不是因為移民“鬧”才得到瞭解決。

這個有點類似掩耳盜鈴的舉動被渭南地區的官員們在“農機學校會議”前後演繹得淋漓盡致——參加過那次行動的原華陰縣政法委書記李集新回憶說:那實際就是一次人海戰術,各縣、鄉、村的幹部源源不斷地向庫區彙集,地區行署把各地召集來的人員分成沙苑灘戰區、華陰灘戰區、朝邑灘戰區,對移民形成合圍之勢。從各縣和部隊徵用到庫區拉移民的三千多輛車,在移民聚居的華陰、朝邑、沙苑三大灘頭排成長龍,轟鳴著緩緩向前蠕動,只要前邊的幹部抓出移民往車上一扔,汽車就會呼嘯而去。當時,近萬名幹部,數千輛車以絕對優勢,形成大軍壓境和兵臨城下之勢,其目的就是為了對移民頭目形成一種震懾……

行動在先禮後兵中進行——動手前,渭南行署在華陰縣農機學校召開了一個有50多名移民頭目參加的動員大會。

據苗福群的“秘書”聶小二回憶:“因為怕政府幹部利用開會之機“掐頭頭”,四大“司令”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