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嬰一直留意二人的神態變化和細微動作,就在兩人眼神交流的一瞬間,李元嬰身形暴起,前掠拔劍,一氣呵成,好似一道橫雷,以不及掩耳之勢,迅猛掠向李玄都。
李玄都只覺得大風撲面,衣衫獵獵作響,湖面盪起層層碧波,周圍草木被生生壓倒在地,無形劍氣瀰漫天地之間。
面對已經登岸的李元嬰,李玄都只得一劍迎上。
兩人出劍無非是一橫一豎,雙劍相交的瞬間,天地之間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十」字。
然後兩人同時向後退出一步,李元嬰面帶淡淡笑意,向前踏出一步,單手一擰,手中長劍帶起一大片如潑水一般的劍氣。
這一劍甚是霸道,這一大片劍氣潑灑而出,未曾觸及地面,就使得兩人周圍數十丈的地面出現無數龜裂痕跡,如同蛛網一般。
李玄都面不改色,只是一劍迎上。
若說李元嬰的劍氣好似瓢潑大雨,那麼李玄都的劍勢便是匯聚成流後當空掛下的激流,衝散了瓢潑劍氣,大有飛瀑落九天之勢。
逸散劍氣四散激射,繚亂紛飛,在地面上留下數十道雜亂交錯的深刻痕跡。
只見李元嬰手中青鋒先是劍氣驟然暴漲,繼而劍氣化虛為實,變得有若實質起來。
此為劍芒。
若說劍氣是似虛似實,介於虛實之間,那麼劍芒就是劍氣完全由虛化實,好似水氣凝冰,成為手中劍器的擴充套件延伸,許多劍道高人之所以用一截枯枝為劍也堪比手持神兵利器,就是因為已經將劍芒臻至化境之故。
擋下李玄都的兩劍之後,李元嬰舉輕若重一劍劈下。
這一劍,去勢極緩,卻有泰山壓頂之勢。
李玄都沒有避其鋒芒,同樣遞出一劍。兩劍相撞後,並未立刻陷入到比拼修為的境地,而是在剎那之間連續起伏九下,等於是李玄都瞬間遞出九劍,以連續九劍層層抵消李元嬰的一劍。
九次相撞聲音連成一道,不似尋常金石聲音,尖銳無比,刺人耳膜。
就在此時,一名中年文士乘舟而至,直奔秦素而來。
李玄都猛地回頭,即驚且怒:「安敢如此!」
第一百八十八章 鬥劍
施宗曦是的計謀很簡單,就是由李元嬰拖住李玄都,然後由他親自對秦素出手。
不得不說,這已經是在短時間內能做到的最好佈局。放眼天下,能擋得住李玄都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大多數都沒有非要對李玄都出手不可的理由,少部分願意出手的人中,能在短時間內趕到的此地的,只有身在帝京的李元嬰。
武學一道分為兩途,一途是由簡入繁,以一化永珍。一途是自繁而簡,以千機歸一。兩者殊途同歸。李玄都博覽諸家,走的便是第二條道路,而李元嬰一意精修清微宗的功法,走的卻是第一條道路。
如今兩人境界修為相當,若是李玄都練全了清微宗的諸般功法,又有其他功法為輔,自是能憑藉各種出其不意的手段強壓過李元嬰一頭,或是修成了「太平青領經」,也能以勢壓人。不過李玄都不但沒有修成「太平青領經」,而且因為墜境一事,所學的清微宗功法還停留在二十歲的時候,除了「北斗三十六劍訣」未能學全,「龍遁劍訣」等手段也沒有涉獵,反觀李元嬰,本就比李玄都年長十餘歲,在李玄都墜境的那些年中,他又一直穩步攀升境界、精進修為,尤其是繼任宗主大位後,得李道虛的傾囊相授,僅就清微宗的功法而言,李玄都與李元嬰相差甚遠。
此時李玄都雖然發現秦素身處險境之中,但卻不能立刻擺脫李元嬰前去救援,反而因為這略一分神的緣故,被李元嬰佔據了上風。
李元嬰手中出劍不停,淡笑道:「四弟,當年師父教導我們,用劍貴在專,分心用多門劍訣對敵不算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