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聖殿前的廣場上,許多人猝不及防地摔倒在地,不過很快就一躍而起,修為高的則是勉力維持身形,環顧四周,一片慌亂景象。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大家也都是老江湖了,見過許多機關之類的物事,隱約可以猜到,這恐怕是某種極為厲害的手段。
轟隆隆隆的連綿巨響由腳下地底由遠及近,排山倒海而來。
張靜修和李道虛均是臉色微變:「地龍翻身!」
所謂「地龍翻身」又稱「地動」、「地震」,每每出現之時,毀城滅國,山崩地裂,不在話下。
整個地宮,乃至於整個鬼國的搖晃愈發劇烈,有些地方的地面已經開裂,一條條溝壑彷彿擇人而噬的大嘴,不斷張大,帝宮的城牆、宮殿,鬼國中的房屋街道,都在這片震動中,不斷倒下化為廢墟,而鬼國中的眾多鬼物也難以倖免,落入溝壑之中,再也不見蹤影。
誰也沒有想到,剛剛大勝之後,局勢又會發生如此驚天動地的逆轉,地底迸發出的巨力,要將這座鬼國徹底湮滅。
李玄都見此情景,立時想起藏老人剛剛說過,此處洞天勾連了北邙山三十二峰的地氣,如今藏老人已經被強行與洞天分離,可那北邙山三十二峰的地氣卻還存在,若是這些地氣匯聚一處,然後一起爆發出來,其威力可想而知。這些當然威脅不到李道虛和張靜修,就是一眾天人境大宗師也可以自保,但是那些未及天人境界的各宗弟子,卻是凶多吉少。
此時的北邙山中,同樣是一片翻天覆地的景象,劇烈的震動之下,不斷有山岩崩塌而下,或是大批泥石如海嘯雪崩一般奔流而下,淹沒所有。原本溫和的洛水更是沸水一般不斷翻滾,無論生靈還是山水,皆被這忽如其來的天地偉力籠罩,所有生靈都處在一種無可名狀的惶惶當中。
皂閣宗的地上鬼國洞天其實是修建於山腹之中,在這股天地偉力的作用之下,不僅僅是大地震顫開裂,上方也不斷有巨石落下,蘊含千鈞重力,若是被巨石砸到,上三境之下直接就要變成一攤血泥。
面對從上方掉落的巨石,各宗弟子紛紛結陣自保,而眾多天人境界大宗師則是升上半空,出手將巨石擊碎。
在這種情況之下,逃出此地便成了當務之急,而此事還要落到張靜修和李道虛這兩位長生地仙的身上。
兩人也不廢話,張靜修主守,而李道虛主攻。
只見李道虛毫不猶豫地一劍沖霄而起,隨之而起的還有一道十丈之寬的巨大光柱,自地宮而起,直奔穹頂而去。
在這個過程中,從上方掉落的巨石,剛剛接觸到李道虛的劍光,便直接化作齏粉,不留半點痕跡。
片刻的寧靜之後,傳來一串連綿不絕的轟隆響聲。
在眾人頭頂的晦暗天幕就像一塊布帛,被李道虛的這一劍從中一分為二。只見天幕上先是出現了一道縫隙,只有窄窄一道,一縷陽光從中艱難透出,垂落鬼國之中。繼而縫隙越來越大,終於露出洞天外的湛藍蒼穹。
當年李道虛擊敗宋政,一劍開山,一劍斷流,一劍敗敵,故而被世人讚譽為「劍道通神」,「劍神」二字也是由此而來。此時李玄都重現當年一劍開山之景象,甚至更勝當年。
張靜修掌託「天師印」,凝神屏息,用出了「太極金圖」,只見得在眾人腳下憑空生出一張巨大陣圖,通體金色,呈現太極雙魚兩分,承載眾人,使其不會受連綿不絕的的地動影響,然後張靜修再一揮大袖,陣圖竟是託著眾人緩緩向上升起。
這一幕,當真是蔚為壯觀。
只是對於張靜修而言,此舉實是極為艱難,便是長生境的修為,也大有力有不逮之感,幸而此時眾人最低也是中三境,已經減輕了張靜修的許多負擔,若是千餘身無半分境界修為的普通人,張靜修便是三花聚頂、五氣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