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修淡笑道:「大劫臨頭,尤不自知。」
話音方落,有一道浩蕩劍光破空而至,視此處洞天於無物,徑直掠向藏老人,將他的平天冠削斷。
藏老人先是一怔,既然勃然大怒:「是誰?」
便在此時,有個清冷聲音響起:「沐猴而冠。」
李玄都、張海石、司徒玄略皆是一驚,因為這個聲音再熟悉不過,正是清微宗的老宗主,李道虛。
四大地仙之中,大天師和地師都是方士出身,澹臺雲「得道」年歲太短,未至巔峰,僅以殺力而論,李道虛是毫無疑問的第一人。
長劍削斷藏老人頭上的平天冠之後,飛掠至張靜修身旁不遠處,自行懸空而停。此劍初看之下,平常無奇,可再細看去,劍身之上卻有種種天象變化,日月東升西落,山河滄海桑田,草木枯榮變化。正是在刀劍評上排行第一的「叩天門」,與「天師雌雄劍」一般,都是貨真價實的仙物。
藏老人雖然沒能第一時間辨別出李道虛的嗓音,但卻識得此劍,而且當世之間能用出如此威勢一劍之人,不言而喻,此時自然也知道了出劍之人的身份,即驚且怒:「李道虛!」
話音方落,一道人影破開天幕,以近乎不講道理的姿態降臨此地。
直到此時,包括藏老人在內的眾人才恍然明白,張靜修先前為何要以「天師印」在此地洞天開啟一線縫隙,原來就是為了此刻。就像一座房屋,屋內之人推開一道門縫,門外之人再想進來就容易多了。
隨同此人一起降臨的,還有一道浩大劍氣虹光,長久沒有散去,將張靜修開啟的那道縫隙變得更大,就像一縷陽光,透過門縫射入了黑暗無光的屋內。
先一步來到此地的「叩天門」,輕輕震顫,似是在迎接主人。
藏老人作為此地洞天的主人,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晰感受到這一劍之威,地氣沸騰,山根震動,若是他沒有與此處洞天合道,僅是這一劍就能直接要了他的性命。
藏老人心中驚懼怨憤難以用言語來形容,望向那個被無法彌補的缺口,怒吼道:「李道虛,真是好得很。」
白衣白髮白須的李道虛緩緩凝實身形,伸手握住自行懸空的「叩天門」,淡然道:「地師何在?」
到了此時,李玄都終於明白地師為何遲遲不曾現身。如果地師能偷襲擊殺大天師張靜修,就算遭受心魔反噬,也是賺的。可大天師張靜修和李道虛對此早已心有默契,先前大天師專門派遣族人前往蓬萊島面見李道虛,也是為了以防萬一。這並非是說兩人已經冰釋前嫌,而是在有共同敵人的前提下,可以暫時聯手對抗外敵。從長遠來看,李道虛的重心放在了帝京朝廷,而地師正是要另立朝廷,與李道虛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李道虛同意共同討伐北邙山,甚至是在危急關頭親自出手,也都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地師想要螳螂捕蟬,那麼李道虛便是黃雀在後,在這種情況下,地師就算能擊殺張靜修,在遭受心魔反噬的情況下,也絕不是李道虛的對手,以他的性情,自然不會做賠本的買賣。
當然,如果沒有李道虛出劍,現在的情況就要攻守相易。這種博弈,結果沒有出來之前,沒有誰會一定贏,也沒有誰會一定輸。
只是世上沒有那麼多如果,現在的情形之下,藏老人卻是變成了一枚棄子。
藏老人年老成精,如何不明白這一點,臉色變得極為難看,他也是狠辣果決之人,知道正道中人絕不會放過自己,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拼死一搏,將此方洞天和北邙山三十二峰的地氣匯聚一處,大家一起玉石俱焚。
念及於此,藏老人不再猶豫,直接開始鯨吞三十二峰地氣,周身金光洶湧如大潮,無數氣機如漣漪蕩漾向四面八方。
緊接著天時變化,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