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9頁

雖然李玄都出自清微宗,但畢竟年齡尚小,又長年在外,對於許多宗門秘辛知之不多,此時聽了稚童此言,這才知道自家清微宗和太平宗竟然在多年前是一家,就是那個曾經逐鹿天下的太平道。

稚童見李玄都神情驚訝,微微一笑,也不介意多說一些,解釋道:「一個北斗,一個南斗,並非巧合。如今江湖中人,大多隻知太平宗是源自於太平道,卻不知清微宗也是源自於太平道,畢竟太平宗和太平道只是一字之差,不難聯想,而清微宗卻是相去甚遠,說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為過。再加上許多道統創立之時,太平道早已凋敝多時,更是無從知曉。唯有我正一宗傳承近兩千年,對此還有記載,貧道也是偶然間才得知的。」

李玄都心中暗忖:「大天師說是偶然得知,我看卻是未必,當年『四六之爭』已是近乎於撕破麵皮。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清微宗作為正一宗大敵,正一宗當然要好好研究清微宗,這才知曉了清微宗的隱秘過往。都說最瞭解自己的未必是朋友,而是敵人,此語果然不虛。」

稚童繼續說道:「當年太平道兵敗如山倒,太平祖師的嫡系一脈死傷殆盡,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仍舊有許多弟子散佈於天下之間。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其中一部分轉投我正一宗,當時叫做天師教;一部分退往太平山,又與陰陽家、墨家弟子結盟,成立了日後的太平宗。就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部分人因為理念不合,離開太平山,乘船出海,本是要前往鳳鱗州或婆娑州,卻機緣巧合之下去了東海。當時東海諸島上盤踞了大量勢力強盛的海匪和閒散求道之人,各種名目的洞主、島主比比皆是,高手眾多,可這些島嶼又是一等一的仙家福地,於是這些太平道之人幾經權衡之後,決定不去鳳鱗州、婆娑州,而是在此落腳,付諸武力的同時合縱連橫,歷經百餘年,才將盤踞東海諸島的海匪剿滅、收復,並將眾多修道散人悉數整合起來,這便是日後清微宗的雛形。此時距離太平道覆滅已經過去百餘年,早已無人記得這些太平道棄徒的身份,再加上太平宗此時已經頗有聲名,於是這部分太平道棄徒不再拘泥於太平道的名頭,改稱清微宗,也正因為這等原因,江湖上少有人知曉清微宗的隱秘過往,再加上清微宗前輩有意隱瞞這段往事,甚至就連許多清微宗弟子也不知曉。」

李玄都恍然道:「難怪清微宗會組建船隊,不但行商貿之事,而且橫行四海之地,行劫掠之事,原來是早有傳統。」

稚童笑道:「正是如此,其實不僅是清微宗如此,如那補天宗,在早年是刺客一脈,所以近百年來,大力發展萬篤門,這也是其根本傳統。」

李玄都點了點,轉回正題:「誠如大天師所言,晚輩只會『北斗三十六劍訣』,卻是從未學過什麼『南斗二十八星陣』,之所以能用出此法,全是仰仗此物。」

說罷,李玄都從「十八樓」中取出了「太平無憂」令旗。

「果然是此物。」稚童望著李玄都手中的令旗,眼神略微複雜,喟嘆道:「此旗與我正一宗的『替天行道』令旗並列齊名,乃是由當年太平道的一件寶物改成,貧道已是多年未見了。」

接下來李玄都從他如何收到沈大先生傳信,到他與藏老人、李世興激戰,再到白繡裳馳援,沈大先生將「太平無憂」令旗傳於自己,並請白繡裳做個見證,都向稚童一一道來,沒有保留。

稚童聽完之後略作沉吟,問道:「不知李先生打算如何?」

李玄都心下一凜,暗忖:「他說到正題了。」便道:「晚輩不明,還要請大天師指點。」

稚童反問道:「李先生,地師大動干戈地將沈大先生捉去,為的是什麼?」

李玄都早有推測,沒有猶豫,直接回答道:「沈大先生的佔驗之道。」

稚童又問道:「地師要用沈大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