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都仔細觀看了這身伯爵禮服,其屬於朝服的範疇。
大魏官員服飾主要分朝服、常服和公服。
朝服,赤羅衣,青緣,腰繫赤白二色絹帶或者革帶,戴梁冠。
公服,右衽圓領,戴幞頭,沒有蔽膝等複雜的裝飾物。區分品級的主要方式是顏色,四品以上為緋色,五六七品為青色,八九品為綠色。除此之外,腰帶也有不同,一品腰玉帶,二品為花犀帶,三品著金鈒花帶,四品著素金帶,五品著銀鈒花帶,六品七品著素銀帶,八品九品著烏角帶。
常服和公服類似,著圓領袍和幞頭。常服有一個特點是可以用雜色,主要區分等級的是胸前刺繡飛禽走獸的補子。文官繡飛禽,一品二品,仙鶴錦雞;三品四品,孔雀雲雁;五品,白鷳;六品七品,鷺鷥鸂鶒;八品九品。黃鸝鵪鶉練鵲;御史、用獬廌。武將繡走獸,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九品,犀牛海馬。公侯伯和駙馬繡麒麟、白澤。
這身伯爵朝服就是繡麒麟補子,各種佩飾一應俱全,只是在細微處略有瑕疵,伯爵和駙馬在玉帶上有所區分,公侯伯等所用玉帶是石青色,駙馬所用玉帶是金黃色,李玄都疑心是子雪別汗故意試探,便請月離別告知子雪別汗,子雪別汗那邊很快便送來新的玉帶。
根據月離別轉述子雪別汗的解釋,這些中原朝服並非金帳仿製,而是當年金帳南下時,從一處皇家庫房中得來,金帳人對於中原人的條條框框也是半懂不懂,若是有所紕漏之處,還望使者見諒。
月離別雙手捧著子雪別汗重新送來的玉帶,笑問道:「公子,可要我侍奉你更衣?」
李玄都擺了擺手:「萬不敢如此。在中原,這種事情要麼是妻妾做的,要麼是丫鬟做的,堂堂那顏,可不是我的丫鬟。」
月離別沒有強求,將玉帶放下,緩緩退了出去。
李玄都骨子裡還是個江湖人,行走江湖是件苦事,刀光劍影的廝殺就不多說了,風餐露宿更是尋常,無論是什麼出身,都不存在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這種朝服穿起來固然繁瑣,一個人也可以應付。
不多時,李玄都換好了朝服,外穿紅羅上衣、下裳和蔽膝,內穿白紗單衣,足登白襪黑履,腰束革帶和佩綬,頭戴梁冠。所謂梁冠,與俗稱烏紗帽的幞頭不同,梁冠其形方,前低後高,後傾,有圍片,前開後合。所謂『梁』,就是冠上的豎條,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梁冠為歷代在朝文官所好戴。
都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李玄都現在終於有了些中原使者的氣派。他走出自己的居處,以李玄都每到一個新地方都要首先觀察地形的習慣,早已對府邸瞭若指掌,徑直往月離別的書房行去。興許是月離別早有吩咐,一路上遇到的侍女、奴隸、護衛都對李玄都畢恭畢敬,低頭側立,不敢多看一眼。
來到書房,月離別也不是無所事事,正在刻苦攻讀中原的各種典籍。而且與迂腐士子不同,月離別不拘泥於一家之學,雖然都在入門階段,但也算是諸子百家均有涉獵,殊為不易。見李玄都進來,月離別起身相迎,笑道:「人靠衣裳馬靠鞍,秦公子換上這身禮服之後,真是英俊。」
李玄都一笑置之,隨意問道:「那顏最近在讀什麼書?」
月離別如實回答道:「在讀一些心學,我記得那位開創心學的儒家聖賢,也是一位伯爵。」
李玄都笑道:「那位聖賢在孝宗年間出仕,武宗年間官至兵部尚書,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封『新建伯』,離世之後諡文成,追封為『新建侯』。在大魏,封爵殊為不易,非軍功不可,新建伯是因為平定寧王之亂才得以封爵,而武宗皇帝本欲御駕親徵平定寧王之亂,因此對新建伯頗為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