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此牌與修為境界有關係,但無絕對關係。
放眼整個正一宗,號稱弟子三千,能夠懸掛此等玉牌的,不超過三十人,還要包括老掌教和現任掌教顏飛卿等人在內,可見這塊玉牌的珍貴。
此時李玄都手中握有這塊玉牌,便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正一宗,再從帝京一戰之後,誰還敢在明面上公開招惹正一宗?
李玄都又晃了晃手中的玉牌,半點不曾露怯,真正將那種高門子弟看似謙和實則骨子裡傲慢到極點的作態展現得淋漓盡致,不疾不徐地繼續說道:「我此番前下山遊歷,因為早些年的時候曾與宋門主有舊,故而特來風雷派拜訪,未曾想竟是遇到了三位堂主以下犯上之事,上有正道大義,中有江湖道義,下有朋友情義,我於情於理都應當出手相助宋門主。我要是袖手旁觀,坐視不理,也就連人都不要做了。但不知我這樣答話,蘇長老認不認可?」
神霄宗道人眯起眼,輕笑道:「且不論你是不是正一宗的弟子,話說到了這個份上,貧道不能夠不認可了,可也不能這麼認可。」
道人死死盯著李玄都,沉聲說道:「當年我正道十二宗結盟,約定攻守相助,維護天下正道,推舉正一宗為盟主,遇上有關正邪之事,各宗須得聽從盟主的號令,原是不錯。不過今日的風雷派之事,卻是我神霄宗的私事,既沒違背江湖的道義規矩,更與正邪之爭並不相干,那便不受盟主約束。請你回去轉告顏掌教,我神霄宗可以不追究你們插手風雷派之事,卻也不要得寸進尺。」
李玄都道:「說得好,那我請問閣下,何謂正道?」
道人眉頭微皺,倒不是不知該如何回答,而是不知道李玄都問出此話的用意。
「答不出來麼?那便有我告訴你吧。」李玄都也不等他細細揣摩思量,直接說道:「大慮克就曰正,內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潔曰正,內外無懷曰正,直道不撓曰正,誠心格非曰正,息邪詎詖曰正,淑慎持躬曰正,心無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你且看這公孫量等人,身著夜行之衣,手持白亮兵刃,夜間來門主所居府邸,所圖為何?可是正道?你方才說宋門主有意加害公孫量等人,就算宋門主設下了鴻門宴,難不成公孫量等人便穿著夜行衣前來赴宴?你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一味顛倒黑白,可是正道?我正一宗身為正道盟主,見不正之事,自當主持公道,何來得寸進尺之說?」
對付道貌岸然之人,便要以毒攻毒,站在比他們更高的道理大義之上予以批駁,要麼讓他們現出原形,要麼讓他們認輸投降,此時李玄都搬出正一宗的旗號,不但以勢壓人,而且還要以大義壓人,牢牢抓住正道大義的名分,從道理上分出個高下。
蘇長老臉色難看,心中暗罵公孫量等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穿什麼夜行衣,死就死了,還露出這麼大的把柄讓人家拿著!現在讓這年輕小輩用言語將他堵住,卻是不好再說什麼規矩道理了。
就在此時,一直站在他身後的心腹弟子忽然開口道:「據我所知,這些年來,也有幾位正一宗高人不慎被邪魔所害,他們身上的玉牌便流落在外,你說你是正一宗的弟子,為何會與『西北一梟』攪合在一起?莫不是你從某地撿來了這塊玉佩,或者乾脆就是邪道中人,冒充正一宗弟子!」
這年輕弟子是蘇長老的心腹,頗有些智計,他的這番話,原本只是想扳回局面,卻不曾想歪打正著,一語道破天機。
第一百四十一章 正邪之辨
雖說這塊玉牌並非李玄都撿來,但的確不是李玄都之物,李玄都更不是什麼正一宗弟子,只是他行走江湖多年,見慣了大風大浪,就算被人無意中道破了真相,也面不改色,只是輕笑不語,似是不屑反駁這等無稽之談。
胡良和沈霜眉也不見臉色有異,唯獨小丫頭涉世未深,還不懂得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