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齊州境內有兩大豪族,分別是琅琊府蕭氏和蘭陵府裴氏,若論歷史久遠和根基深厚,可與金陵府錢氏和松陰府孫氏相媲美,都是地方上一等一的豪強。
這名年輕人便是出身於蘭陵府裴氏,算是名副其實的地頭蛇,而且還是過江強龍也不敢招惹的那種。
方十三,小公爺,裴家公子,三人在山神廟的後堂中相聚,相談甚歡。
第三十四章 有酒上酒
天微微亮,天幕還是一片深藍,李玄都從自己的房間出來,路過裴玉的房間,裴玉還未起床,想來是昨晚抄書抄到很晚。走過樓梯口的時候,遇到了同樣早起的裴舟。
裴舟笑道:「難怪李公子是江湖高手,起得竟是這般早,這是要聞雞起舞?」
花花轎子人人抬,李玄都同樣笑道:「也難怪裴老是士林大儒,彼此彼此。」
兩人相視而笑。
裴舟問道:「這座客棧規模頗大,後面還有個小園子,幽靜雅緻,若是李公子不嫌,去散散心如何?」
李玄都點頭道:「好極。」
兩人一起下樓,此時客棧的老闆娘也已經起床,正站在櫃檯後面算帳。
自從與陸夫人相識之後,每到一處客棧,李玄都都會在心底將客棧的老闆娘與陸夫人比較一番,相較於陸夫人,這位老闆孃的年紀似乎要小個三四歲左右,身形稍顯瘦弱,臉龐白皙,如果說陸夫人是大家閨秀,那麼這位老闆娘就是小家碧玉了。
見到李玄都與裴舟一起下樓,老闆娘只是微微點頭示意,並未多言。
李玄都與裴舟並肩來到客棧後面的園子,雖說是冬日,但還有幾叢竹子和幾棵松柏,兩人沿著一條小徑緩行,裴舟稍稍猶豫之後,問道:「李公子也是朝堂中人?」
李玄都反問道:「裴老怎麼忽然問起這個?」
裴舟搖頭道:「這幾日與李公子交談,看李公子的談吐和見地,實在是不像尋常江湖武人,還有那日出手相救時,能對青鸞衛的嫡系如數家珍,也像是曾與青鸞衛打過不少交道。」
李玄都坦然承認道:「的確是在帝京城待過一段時間,卻是算不得朝廷中人,畢竟沒有官職,只是白身。而且在天寶二年之後,我便離開了帝京城,從此不再與朝廷有什麼牽扯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裴舟哪裡還有不懂的,嘆道:「原來是張相的門人。」
李玄都點了點頭。
裴舟緩緩道:「既然李公子也曾在帝京城中待過,那麼依照李公子看來,我大魏朝會有今日這般局面,是何緣故?」
李玄都啞然失笑道:「裴老未免太看得起李某人了,這是一個大題,想要完完全全解答出來,怕是要留待後世之人。」
裴舟擺手道:「你我如今在這客棧的後園之中,又不是在廟堂之上,僅僅就是閒談而已。」
「既然裴老如此說了,那我就說了,不過是一家之言,有所偏頗之處,還望裴老不要取笑。」李玄都整理了一下思緒,說道:「在我看來,歷朝歷代,無論如何更弦易轍,始終有兩點不曾變過,一者是人心,一者錢糧。」
「就拿如今大魏朝的局勢而言,看似危如累卵,可如果有足夠的錢糧,人心不散,無論是外敵金帳汗國也好,還是內患偽周、青陽教也罷,都不足為慮。當年張相主政時,秦都督率領大軍收復秦州、涼州,驅逐金帳汗國大軍,便是明證。」
「從武德十一年到天寶二年,不過短短三年,為何武德十一年的時候可以打得過,而天寶二年時就打不過了呢?在天寶二年的時候,錢糧還是充足的,這便是人心之故了。」
「錢糧在其次,關鍵是人心。」
「縱觀前朝,無非是古時的三公制、丞相開府制,其後的三省六部制,前朝的二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