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想孔琉玥卻不在正房,問丫鬟們時,方知是往藏書閣找書去了。梁媽媽聽說,便出了蕪香院,轉出東角門,經東面的穿堂往藏書閣行去。
彼時孔琉玥的確是在藏書閣,卻並沒有在找書,而在正與剛巧也去了藏書閣的傅鎔說話兒。
“……先生家裡今兒個有事,只留下一句七言對聯,命我等只要對出來,便可家來。兒子對出來回府之後,因見時間尚早,所以便沒有先回家,而是取道來了藏書閣,倒是沒想到會在這裡有幸遇上母親,母親也是來找書的嗎?”傅鎔一邊有些侷促的說著話,一邊將方才自已看的書極力往背後藏,卻不知因身量未足,人小手短,藏書的行為反倒給人以欲蓋彌彰的感覺。
孔琉玥居高臨下將他掩耳盜鈴的行徑看在眼裡,不由暗自好笑不已。眼前的情形,還真是像極了她小時候偷看雜書被老師發現了時的情形呢,原來不管是在哪個時空哪個時代,孩子生怕父母老師發現自己看雜書時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她忽然生出了逗小正太一逗的念頭來,因強忍笑意側頭看向傅鎔身後,故意問道:“你才看的什麼書啊?我瞧你看得極專注的樣子,必是好書無疑,不如讓我也看看?”
傅鎔一聽,面色微微有些發白,連連搖頭說道:“不過一本經史文集、不對,實不相瞞母親,其實是一本地理志罷了,算不得什麼好書,母親不看也罷!”說話間,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太過緊張,還是動作幅度過大,反倒將背後的書落到了地上,“啪”的一聲響,一時間母子二人都是有些目瞪口呆。
片刻,還是孔琉玥先回過了神來,彎身撿起那本書的同時,已飛快掃了一眼書皮,就見其上赫然寫著一列正楷大字《孫子兵法》,忽然就有些明白傅鎔為何要遮遮掩掩的了。他一定是怕她知道了他在看兵書的事,然後告知給傅城恆,傅城恆會不高興甚至是生他的氣罷?傅城恆不希望傅鎔習武以免將來重複他武將老路的態度是眾人都看在眼裡的,不然那日也不伶在傅鎔僅只說了一句‘上馬能提提殺敵’後,便大發雷霆了,也難怪傅鎔會緊張成這樣!
果然耳朵裡隨即便傳來了傅鎔急急的聲音,“我、兒子平日裡並不曾看過此類書籍,才不過是白瞧了幾眼罷了,並不曾真正上心,往後也不會再看了,求母親此番千萬通融一二,不要說與爹爹知曉……”不但聲音裡滿滿都是著急,亦連臉色也比方才更又白了幾分。
孔琉玥見了,就忍不住腹誹起傅城恆來,瞧瞧他都把自家兒子嚇成了什麼樣,如今連人都不在府裡了,單憑積威依然能讓傅鎔怕成這樣,真是讓人想不“佩服”都難啊!
腹誹傅城恆的同時,卻越發憐惜起傅鎔來,因放柔了聲音笑眯眯的說道:“看兵書是好事,你為何怕你爹爹知曉?往後也不能不看了,要知道自兵書上我們絕不僅僅只能學到一些兵法上的道理,還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像‘三十六什走為上什’、‘聲東擊西’、‘以逸待勞’、‘調虎離山’、‘欲抬故縱’等等,可都是近乎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道,所以你不但該看,而且還該將這些道理都記在心裡,並在以後的人生裡適當的運用它們來幫助你自已,明白了嗎?”
傅鎔沒想到孔琉玥不但自已看過兵書,而且態度鮮明的支援他看兵書,他原本還以為她會趁機說自已一顧,然後再將事情回到傅城恆跟前兒去呢,當下端的是又意外又驚喜,於是想也沒想就脫口說道:“母親您也看過《三十六什》嗎……”
只是話音末落,已是懊惱得恨不能咬掉自已的舌頭,什麼叫‘母親您也看過《三十六什》?’,這豈非是在變相的承認他之前說的‘並不曾看過此類書籍’是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