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水洩不通。
公孫瓚見到此景,發現這群盜匪們的數量雖多,但是雜亂不堪,比起平原郡、河間郡的盜匪不過是半斤八兩。
立刻向身邊的傳令兵吩咐一聲,傳令兵大旗一揮,公孫瓚的兩萬白馬義從立刻分作四隊,每隊五千人。
公孫瓚自領一隊,其餘三隊分別由從弟公孫越、大將嚴綱、以及心腹田楷率領。
在戰鼓的震天巨響中,四隊白馬義從迅速殺入敵軍之中,逢人便刺,逢敵便殺。
冷兵器時代,要想在戰場上取得以少勝多的戰果。
一般是有兩種情況。
其一利用騎兵的速度優勢,以快打慢,利用時間差創造出區域性優勢。
唐朝初年,王君廓利用十三名騎兵對抗王世充的萬人隊伍,透過快速機動和突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北宋末年,十七名女真騎兵在磁州對抗兩千名宋軍,同樣利用了騎兵的速度和機動性,透過快速的攻擊和撤退,使得宋軍無法有效應對。
其二就是趁對面立足未穩之時,率領一支精銳的先登軍,直插進入對方的指揮中心,打崩或是擊潰對面主帥所處的位置,使對方無法正常傳達軍令。
彭城之戰時,項羽率領的三萬騎兵之所以能大破劉邦五十六萬聯軍,就是項羽直插進了劉邦所在的中軍,打崩了守護主帥的中軍,劉邦無奈之下,只能突圍而走。
聯軍失去了指揮系統,面對項羽率領的精銳,自然難以抵擋,只能各自逃命。
同樣的情況,還有當年逍遙津之戰,張遼就是趁東吳孫權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到來立足未穩之時,帶領八百敢死隊,直插中軍,攻擊了孫權的指揮部,甚至孫權的指揮部還被張遼的八百敢死隊給合圍了。
同時代,還有白馬之戰中,關羽於萬軍中刺顏良,都是趁著對方立足未穩之時,率領精銳衝入敵軍指揮部,斬將奪旗。
雖然項羽、張遼沒有斬殺敵軍主將,卻摧毀了敵軍的指揮中心,和關羽斬殺顏良取得的效果實際上相差不大,主帥的指揮部無法給出具體指示,基本上大軍只有潰散而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