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天下大道都是道

大禹聞言大喜,當下一抱拳沒多廢話,將速度提升到極致,直奔玉清境而去。 一路上大禹是有喜有憂,喜的是畢方白澤還是如他一樣,從內心中不忍眾生爭鬥。憂的是萬一大戰不可避免,自己與他二人該如何自處。 贏毛鱗羽昆五類有五王,除去人王伏羲外。其餘依次有麒麟、祖龍、鳳凰、相柳統管。 但實際上天地初開註定只有四類,羽類是不應該出現的,所有物種都應該生活在大地之上。掙脫大地的束縛象徵反抗,天道不會繁衍其道。這也是為何無論是人還是獸,都向往能夠翱翔於天空。 偏偏鳳凰從來不羈狂傲,生來就是遊戲人間的性子。在得知其餘四王可以繁衍眾生之後,他也分出自己精氣,化作孔雀和大鵬,這才繁衍出了羽類。 鳳凰乃是至聖,在五類之王中是最特殊的存在,所以說,他被視為獸類共主。鳳凰離開後,祖龍、麒麟頗為傷感,相約遨遊太虛,已經幾十上百萬年沒有回來過了。相柳因為對土地感悟頗深,這才留下來協助治理陽間界水患。 這樣一來群獸無首,在紀元之初人教得氣運後,獸類沒有規範還像以前一樣天真爛漫,致使許多衝突事件發生。當時眼見大戰將起,獸聖中道行較高的畢方和白澤站了出來。 是他們號召獸聖與天下獸類規範言行,重提天地牢籠之事。並且宣說人獸紛爭,很多是因為獸類的行為,制定規矩規範獸族,就不會再發生衝突。 當時千萬獸王齊聚,雖然信服畢方白澤的道行,但卻不認可他們的說法。最後兩人陳述厲害:“我們說的對與不對,要試過才知道。你們都是截教門徒,當信奉通天教主的教義。如果因為紛爭,致使破開宇宙樊籠無望,豈能對的起教主?” 真聖不分人聖還是獸聖,都被收歸闡教,畢方白澤自然也不例外。但是他倆能公開宣說並崇信通天教主教義,天下獸類如何能不感動,正因如此,那場大戰才沒打起來。 當時二聖承諾:“聽我二人規範族群,必然能夠免除爭端。我們雖為先天,但也是獸身,自然不願見爾等受辱。若有朝一日,我倆所說是錯,到那時再起爭端,我二人拼了毀了真聖之體,也與爾等站在一起!” 當初這些事情,真聖之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聖中就連反感獸類的顓頊等人,對畢方白澤也是極其認可的,更別說是旁人。當時大天尊更是於講法時弘揚,說聖人以天下蒼生為念,當學畢方白澤。 大禹知道他倆的思想,他們都是剛正溫和之輩,道行高深卻從不自傲。在當初三教初定之時,他們也是最先傾向截教,從內心裡與通天教主,有教無類眾生平等教義產生共鳴的獸聖。 當通天教主說明利害,讓真聖全入闡教時,也是他二人勸導所有獸聖。 可是大禹此時也非當初天真懵懂,他明白,心中思想與立場是兩碼事兒。他們就算再渴望和平,但當和平沒希望的時候,他們也必須選擇一方。 這一方很明顯是獸類,因為當初的承諾,若再起爭端,拼了命也要與獸類站在一起。 大禹想著更加急切,想要再次提升速度,卻發現本就已經到了極限。白澤給他三天時間,正是因為他們想到了一處。 人獸交戰的關鍵在於長久以來積蓄的仇恨,這一點雖然很難解決,但那要看是誰出面。大禹以為自己能夠做到,但事實是他空有一身道行,卻無法改變人心。 可如果元始大天尊出面就不一樣了,人類獸類相互征伐,大部分依託在於人聖與獸聖。如果大天尊頒佈敕旨,諸多真聖哪個還敢動手?若再能命令兩族真聖帶領人獸兩類劃歸領地,制定規則,一切就還能回到天地初開的時候。 心裡想著,大禹此時已經來到了玉清境之外。此時他已經顧不得那麼多繁雜禮儀,直接跪在地上,口中高呼求見大天尊。片刻之後,小童出來對他說:“大老爺不在,請回吧。” 大禹聞言一愣,剛想再問幾句,小童已然閉門。時間緊急,兩界時差容不得他多做糾纏。他跟隨大天尊時日最久,知曉大天尊除玉清境外還有一個去處。 當下大禹起身,頂著罡風召出禹鼎,穿過玉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