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重兵是東征所需,關係重大,一旦被劫,通濟渠沿岸的官府、鷹揚府都要承擔責任,甚至有掉腦袋的危險,可以想像官府、鷹揚府對這批重兵的重視程度,由此也可以想像重兵被劫後,官府和鷹揚府的激烈反應。試問,就算由義軍來承擔這個罪名,但重兵呢?義軍都被剿殺了,重兵在哪?難道上天入地了?所以韓相國的計策存有巨大漏洞,成功實施的可能性不大。

李風雲由此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與韓相國之建議完全不同的造反計劃。

首戰是南下譙郡,攻打位於通濟渠之畔的永城,切斷通濟渠,迫使運送重兵的船隊不得不停下來。

東都規定了重兵運送到涿郡的具體時間,超過了這個時間,就算運到了,船伕、水手乃至押送的鷹揚衛士,統統都要受到嚴懲。迫於軍紀之嚴酷,押運重兵的鷹揚衛士肯定會積極主動介入平叛之戰。

譙郡只有兩個鷹揚府,一個在首府譙城,一個在通濟渠之畔的永城,兵力較少,只要牽制住其中一個鷹揚府,必然可以給韓相國劫掠重兵提供重大幫助。

永城距離芒碭山不過幾十里,一旦劫掠成功,則火速把重兵運送到芒碭山,然後義軍轉戰於梁、譙、彭城三郡,牽制追剿官軍,給韓相國轉移重兵贏得充足時間。韓相國是梁郡人,重兵在譙郡被劫,責任都在譙郡那邊,追剿的重點也在譙郡,這同樣有利於韓相國從此案中脫身而走。

此策既解決了時間緊迫問題,又解決了劫掠重兵的諸多困難,同時也符合義軍生存發展之原則,可謂一舉多得,但弊端也是顯而易見,韓相國必須改變整個計劃,這顯然不能被韓相國所接受。

韓相國的秘使不知說什麼好,雖然李風雲對局勢的分析和推衍都有理有據,拿出來的計策也更符合各方利益,充分展示了其出眾的才智,但這位秘使不得不暗自問一句,你是不是太自以為是了?難道你要取代韓相國,全權掌控這件關係到成千上萬人生死的大事?你可以恃才傲物,可以驕橫跋扈,但凡事都有原則,為人處事更要給自己留條後路,韓相國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向你妥協讓步了,你卻變本加厲,如今更要取而代之,你是不是瘋了?你不要以為自己武技高超就是不死戰神,說句實話,真要翻臉了,取你性命易如反掌。

韓相國的秘使不想翻臉,現在他在人家的地盤上,孤家寡人一個,更重要的是,翻臉殺人都無益於解決問題。他現在急需解決問題,急需勸說李風雲按照韓相國的計策行事。

李風雲既不想翻臉,也不想執行韓相國的計策,所以他直截了當的告訴這位秘使,你還是連夜趕回去為好,請韓明府深思熟慮、反覆權衡之後,再給某回覆。假如韓明府固執己見,一定要某遵照他的命令攻打碭山城,那某便去打。

韓相國的秘使搖頭苦笑,“何必非要多此一舉?此事韓明府已經精心籌劃了數月之久,諸般事宜皆已準備妥當,再說時間又如此緊張,豈能說改就改?”

李風雲微微躬身致禮,“請轉告韓明府,他籌劃此策的目標,實際上並不是劫掠那批重兵,而是意圖在通濟渠兩岸製造緊張局勢,掀起一場席捲河南的風暴,繼而藉機打倒一大批權貴官僚,為他背後的那位大權貴控制通濟渠兩岸郡縣創造機會。”

此言一出,韓相國的秘使頓時瞪大雙眼,張口結舌,一副難以置信的驚駭表情,而陳三先生則臉色大變,眼裡更是略過一絲驚懼和敬畏。

“一派胡言。”

良久,韓相國的秘使終於說了一句話。

李風雲笑了起來,一臉不屑,“就憑韓相國一個沒落貴族,也敢劫掠足夠裝備五個鷹揚府的重兵?荒誕,滑天下之大稽。他以為他是誰?他那點齷齪心思又能瞞得了誰?”李風雲手指韓相國的秘使,哈哈大笑,“你回去吧,回去告訴韓明府,如果他想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