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都是淑妃的兒子,都是外藩親王,為什麼厚此薄彼,秦王不禁腹誹起來,父皇一向公正,這樣做一定有他的道理,莫非……這是立儲的先兆?
皇帝車駕經過的地方已經戒嚴了,路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倒不是為了防止刺客,而是圖個排場,皇帝出宮那可是大事情,一行人來到水西門外,也就是昨天迎接秦王的地點,碼頭上已經鋪好了紅地毯,文武官員全來了,擠得滿滿當當,這讓秦王心中又是酸溜溜的,人比人氣死人啊。
天高江闊,長江水師的戰船也出動了,攔阻著過往船隻,一支船隊從江北出,斬破波濤向南岸開來,載著燕王殿下的龍船在戰艦的護送下抵達南岸碼頭,不等跳板搭上去,兩排彪悍之極的燕趙勇士便跳了下來,排成兩隊伺候著,隨後一個高大挺拔的身影在艙門口出現。
燕王殿下回來了,和秦王不同的是,他的打扮很隨意,內穿細鱗鎖子甲,外罩帥袍,護心鏡半掩半露,腰間牛皮大帶,一柄寶劍懸在身後,頭上束紫金冠,一顆紅絨球顫微微的,更顯威風。
二皇子的長相隨淑妃娘娘,高顴骨,眼睛不大但是精光四溢,他先在艙口站了一下,矜持的眺望著岸上的歡迎隊伍,當看到父皇的儀仗之時,二殿下明顯有些震驚了,一甩披風,疾步下船向那頂黃羅傘蓋走去。
皇帝微笑著看著自己的二兒子,四個兒子中老二最有魄力,敢作敢為,很像年輕時候的自己。
燕王下船,禮炮齊鳴,王駕千歲龍行虎步來到皇帝面前十步,忽然停住,砰然跪倒,虎目中似乎含淚,他飽含深情的喊了一聲:“父皇!”便膝行了過來,保住皇帝的腳大哭不已,不像是征戰沙場的元帥,倒像是離家千里遲歸的遊子。
皇帝知道兒子的苦楚,深入大漠奔襲王庭,那是九死一生的買賣,能活著回來就不錯了,更何況還立下了赫赫戰功,解除了大周北疆的外患。想到這裡,他也動容了,扶著兒子的頭道:“承坤,苦了你了。”
父慈子孝,眾人都感慨不已,更有一些大臣偷偷擦拭著眼角,但太子、秦王、安國郡王都在暗暗腹誹不已,老二這傢伙和小時候一樣,最會演戲,貌似忠厚,其實最不靠譜。
父子相見,說不完的知心話,但是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片刻之後皇帝就展顏道:“老二,讓大家見見你的功績。”
燕王意氣風,忽地站起喝道:“將韃虜押出來!”
侍衛們一起中氣十足的喊道:“將韃虜押出來!”隨著喊聲,龍船後面的戰艦艙門轟然開啟,一隊衣著襤褸,鬍子拉碴的蒙古俘虜被押了出來。
怪不得打掃太廟,原來是要玩獻俘的把戲啊,想到這裡,殿下們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
4…42 山川地理
大周朝開國二十年也沒搞過太廟獻俘的儀式,可把禮部官員們忙壞了,好歹按照祭祖的格式臨時編造了一套,倒也極有排場。ww w。qu an be n。co m
周繼承的是漢的江山,武帝暴斃之時,燕雲戰事還未平息,一場宮變波及頗廣,北方漢軍軍心不穩,由勝轉敗,二十餘年來一直被北元壓著打,總算仗著火器精良,更兼南方的財力支援,這才擋住北元南下的鐵蹄。
此番二皇子領兵北伐,直搗北元王庭,一舉消除了大周最危險的邊患,從此朝廷便可以騰出手來對付西涼西夏這些盤踞勢力了,意義相當重大,難怪皇帝如此上心,竟然親自出城迎接燕王。
除了一百多名俘虜之外,燕王還帶來一千顆用石灰醃著的蒙古兵級,這都是他的戰功,俘虜們用繩子串起來,級用馬車裝著,在京城大街上游街示眾,此時天光已經大亮,百姓們聽到鑼鼓喧天,都開啟門窗觀看,正看見這振奮人心餓一幕,老百姓不懂那些個軍國大事,只知道朝廷打了勝仗,邊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