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下,皇城,那得是多高高在上,多遙遠的存在?可就是那麼一個近乎是神邸的存在,他們身邊竟然有人在那裡當官。

這可是天大的造化,正因為此,張家當初找人來說親的時候,慕家人難得的口徑一致,都對這門親事相當滿意。

除了慕成玉。

慕成玉為了這事,偷偷哭了好幾回。張大成兄弟八個,他是老七,下面還有一個小張大成八歲的弟弟,那是張家老頭老太的老來子,最是金貴。

人多,是非就多,在那種人口繁雜的宅院裡,慕成玉真不知道她該怎麼活。心裡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但是性子使然,不會拒絕,到了成親的日子,稀裡糊塗的被一頂小嬌抬進張家。

成親以來,慕成玉確實備受婆母與嫂嫂們的苛責,張大成看在眼裡,既心疼又無可奈何。

他那些嫂子們,沒一個省油的燈,攤上他媳婦兒被人捏扁搓圓的性子,越是忍讓越是受委屈,偏偏張大成還不能說啥,稍微替媳婦說句話,便會被張家那群媳婦群起而攻,連他娘都數落他。

也只有到了晚上,關起門,在自己的小窩裡,才能說幾句體己話安慰安慰媳婦。

這點心疼比起慕成玉所受的委屈,張大成覺著遠遠不夠。

他知道媳婦惦記著三哥三嫂的一雙兒女,所以等到家裡忙完秋收。就瞞著家裡人跑去西山腳下的石料場給人搬石料,很累,工錢卻比別地兒多,一天能掙二十文錢。

十二文上交母親,中午花一文錢吃兩個粗麵饅頭,每天能攢下七文錢。

本來想多攢點,入冬前買點棉花布料,讓媳婦給侄子侄女縫上棉衣,媳婦高興,侄子侄女也少遭罪。

可是前天,無意間他竟然聽說慕清秋和慕清暘被慕家趕出了家門,如今住在慕家破舊的老宅裡。

一聽這事兒,張大成急的不行,慕家老宅他見過,那個宅子好幾年沒住人,裡面缺東少西,慕家人定然不會給添置東西。

當下拿了辛苦攢下的六十多文錢,急乎乎的跑去買東西。

六十多文錢能買個啥,沒法子又跟石料場的工頭借了近**日的工錢,湊足了兩百文。

預支工錢比干完活拿工錢額數少的多,再少,張大成咬咬牙也借了。

兩百文錢拿到手,要置辦東西實在不禁花,先買了布和棉花,偷偷塞給媳婦,熬了兩宿,頂著妯娌浪費燈油的罵,硬是把兩件棉衣趕製出來。

今天天沒亮他就帶著棉衣出門,走了一個多時辰到古陽鎮,又在鎮上買了糧食,細糧貴,就買粗糧、糙米、胡豆,能頂飽就成。

見到慕清秋姐弟之前,張大成的心一直懸起,生怕兩個孩子有什麼好歹。

如今見到了,心總算安下來,如此也好回去給媳婦說,讓媳婦也安心。

說提慕成玉,張大成心別提多滿意了,嫂子們一個個牙尖嘴利,他就怕娶個厲害的,幸好媳婦是個好的。半年來,他總算有個暖心的人,正是覺得媳婦好,才越發覺得虧欠了媳婦。

這也是張大成想著法替媳婦分憂的原因。

其實按時節,尚未入冬,不用這麼緊的趕製棉衣的。只是慕家老宅實在破舊,張大成擔心慕清秋姐弟夜裡沒有被褥,縫了棉衣就算沒有被子,也能湊合著蓋。張大成打算著,過些時候等他掙了錢,再給縫床被子。

一揹簍吃的對於兩個孩子來說不算少,但整個冬天何等漫長?張大成琢磨著再找份工,他年輕,從小做慣了活不怕累,等攢了錢,棉被與吃食不能斷。

雖是操心,張大成也不敢做的太明顯,他怕爹孃兄嫂們知道,畢竟一家子一鍋吃飯,花用都在一起,掙的錢也是一起的。他這樣拿了工錢接濟媳婦孃家侄兒侄女,要是讓家裡人知道,非得吵破天,到時候還得連累媳婦捱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