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男子。然而,80多年過去了,她依舊是孤身一人。在她臨終的時候,有人問她:“你走遍了世界各地追求真愛,難道你真的沒有碰到一個與你相配的完美男人?”
愛的渴望——戀愛的選擇規律(2)
她回答道:“不,有一次我在紐約碰到了一個完美的男人。”
“那你們為什麼不結婚呢?”
她無奈地說:“他當時正在尋找一個完美的女人,而我並不是他的選擇。”
世界上的事就是這麼陰差陽錯,人們又怎麼才能夠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那一半吶!
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現在擁有近14億人口。不久前國家統計局釋出的第五次人口統計結果顯示,目前全國範圍內的新生兒性別比例為:男:女@(): 100(),而農村的新生兒性別比例為:男:女@():100()。按照這一資料推算,20年後在全國範圍內,適齡男性比女性多出來大約3700萬。其中約三分之二集中在廣闊的農村。
由此看來,男多女少已是定局,按照供需關係女性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她們具有更多的選擇權,理論上剩不下。然而,現實中最優秀的女子通常聚集在城市裡,條件最差的男子主要聚集在偏遠的的鄉村。因為城裡的過剩男性人口比之於農村的男性人口還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他們可以到農村與農村男性人群競爭,在那裡找到自己的伴侶,這樣就進一步加劇了農村男子的競爭壓力,結果幾乎把男性過剩壓力全都轉嫁到農村男性身上。
與此同時,住在城裡的優秀女子喪失了最後一點機會,因為,她們不可能到偏遠的農村去找那裡剩下的男子。所以,城裡剩下了很多優秀的“寂寞的夏娃”,而農村剩下了大量的“孤獨的亞當”,他們之間卻根本無法組合。
面對這麼一個勢態,優秀的城市女子感到高處不勝寒,早早就開始下手尋找自己的另一半,不僅她們自己,包括她們的親人和朋友都早早被動員起來為她們解決戀愛婚姻問題。女大學生人群中普遍存在這樣一種傾向,特別是在升學的選擇過程中,不少優秀的女學生為了人生的幸福,放棄了進一步深造的機會,因為她們害怕當了“女博士”之後,嫁不出去了。我有幾位女學生就是出於這種考慮,放棄了進一步深造的機會。我在深深理解他們的同時,也覺得挺遺憾的,因為,她們的天資是非常優秀的,因為這樣的選擇,將會導致職業生涯的後勁不足。
那些已過了最佳婚戀年齡而沒有出嫁的的大齡女子,隨著歲月的流逝,原本青春美貌的她已經不再年輕,必須做出抉擇,要麼選擇獨身生活,要麼期盼著能夠碰到差不多的再婚男子,或者乾脆主動出擊去從別人的手裡爭搶“相中”的男人,這就形成了新的社會不安定因素。同時也出現了“情人”、“第三者”、“二奶”和“非婚姻生活”狀態的女性群體。
條件最差的農村男子則非常無奈,他們沒有能力走出羈絆自己的鄉村,更無法超脫傳統觀念的束縛,在苦惱與煎熬中,不得不選擇非常極端的方式解決婚姻問題。這樣,偏遠農村出現了“買賣婦女”的市場需求。同時,這些“孤獨的亞當”還可能成為社會不安定的因素,因為,他們無法找到上帝原本分給他們的另一半。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篇新聞報道:“為什麼光棍全是種糧的?”
報道說,我國最近兩年僅被媒體披露的“光棍村”已不下10個。“光棍村”的形成,固然有男女比例漸趨失衡的原因,但最關鍵的原因則在於“放羊…賣錢…娶媳婦…生娃…放羊”的農耕養殖模式,已無法讓農村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跟上城市發展程序。從某種意義上講;“光棍村”的日趨增多,就是城鄉差距日劇擴大的現實縮影。
在農村,稍微能想辦法積攢一點錢的人,或許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