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4章 雷布斯:李易,打錢!

“星海科技沒有造車的打算,最少現在沒有……”

車上。

司機開著車。

李易和雷布斯坐在後排。

對於雷布斯詢問星海科技,是否有造車計劃,李易給了一個答覆。

沒有造車的打算。

最少,星海科技現在是沒有親自下場造車的打算。

哪怕因為星海科技的原因,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快了數倍,市場已經非常火熱、火爆,使用者對新能源汽車、電車的認可度很高。

可李易短時間內也沒有進入造車這個行業的想法。

甚至,星海科技去不去造車,真的沒有確切的敲定下來。

如今星海科技集團、音符集團、音符文化集團、臻誠銀行、以及新成立的星海宇航公司……還有其他投資入股的公司。

李易旗下的公司、產業、資產……已經足夠強大。

沒有必要什麼都去做。

國內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太多了。

星海科技可以提供從電池、電機、電控、各類零部件、智駕系統……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已經深入參與到其中。

沒有必要再去造車了。

沒有必要賺走最後一點利潤。

星海科技內部,就是否親自下場造車,其實也有展開過討論。

星海科技如今這樣為各大車企提供技術支援、解決方案,其實非常不錯。

親自下場造車,可能會有一定的前景,提升利潤……但也可能導致與其他車企之間的合作產生隔閡。

沒有必要!

但也有人覺得,哪怕星海科技不親自下場造車,其他車企也會陸續推出自己的智駕系統,陸續結束和星海科技的合作。

星海科技要做的,就是始終保持領先。

這方面,星海科技有絕對的優勢。

但技術這東西,優勢是不可能一直保持的……到了一定程度,始終會陷入發展的瓶頸。

當技術差距拉近後,技術相差不大,星海科技的技術沒有了絕對優勢,因為沒有親自下場造車,沒有了搭載的車型,從一家成熟、完善的集團公司來說,是不應該的。

造車,這件事還需要李易親自批准。

李易之所以還沒有正式敲定,也是在考慮、在等待。

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很火爆。

因為星海科技帶來的智駕技術,讓電車認可度變得很高。

可電池技術帶來的限制,續航帶來的限制……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太快,相關配套產業發展也沒跟上。

技術、市場都還沒有真正成熟,星海科技完全沒有必要著急。

不過……大米公司如果要造車,李易是不反對的。

未來的大米公司也會造車。

如今大米公司調整了公司戰略規劃,佈局萬物互聯生態,造車是肯定要做的一環。

現在去做也不算太早。

加上造車前期需要時間籌備,完全沒有問題。

“我準備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需要星海科技的技術支援。”

雷布斯直言不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同時理直氣壯地對李易說道:“不過大米公司目前有很多專案開展都需要錢……所以:打錢!”

李易知道雷布斯會來要錢,可這……多少是有點:理直氣壯了!

可誰讓李易是大米公司大股東呢?

說白了,就是大米公司最大的債主。

大米公司的未來,決定了李易高額投資大米公司,會取得多少回報。

“我給你準備100億!”

“美刀!”

“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