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年,朱由校下詔為信王挑選王妃,次年開始在北京城為其興建信王府。朱由校在位期間,一心沉迷玩樂,無心朝政,致使朝中大權落在宦官魏忠賢手中。魏忠賢在擊敗東林黨派後,一人獨大,權勢滔天,整個大明王朝被其搞得烏煙瘴氣,如同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之中。
此時的朱由檢作為藩王,對於宦官弄權的弊端都看在眼裡,但他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韜光養晦,暗中記下魏忠賢的每一筆賬。
時間來到公元1627年,這一年朱由校病入膏肓,由於膝下並無子嗣,便緊急召集信王朱由檢入宮,將皇位傳於他。很快,朱由校駕崩於乾清宮,年僅23歲,在位僅七年。
同年,17歲的朱由檢奉詔繼承皇位,是為明思宗,改年號為崇禎。明思宗朱由檢上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剷除魏忠賢,意圖實現撥亂反正。然而,此舉卻打破了朝堂上的政治平衡,使得原本被壓制的文官集團迅速崛起,並最終獲得了獨大的地位。
在公元1628年的時候,明思宗朱由檢為了能夠抵禦外敵的入侵,重新啟用了袁崇煥作為兵部尚書,並將收復全遼的重任託付給了他。而就在同一年,陝西長城遭受了一場嚴重的旱災,這使得當地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王二挺身而出,帶領著眾多農民發起了起義。他們勇敢地殺死了知縣,並笑著隱居到山林之中,由此正式揭開了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
到了1629年,明思宗朱由檢又任命楊賀擔任陝西三邊總督,專門負責處理陝西地區的民變問題。同時,他還要求楊賀採取以撫為主、以剿為輔的方針來處理此事。在短期內,這個策略確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許多起義者紛紛接受招安,局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然而,在同年的十一月,袁崇煥成功擊退了後金軍隊,但不幸的是,魏忠賢的餘黨趁機上奏彈劾袁崇煥與敵人勾結。與此同時,皇太極也巧妙地利用了反間計,使得明思宗朱由檢對袁崇煥產生了懷疑。最終,明思宗朱由檢在聽信了這些謠言之後,果斷地下令逮捕袁崇煥入獄。隨後,在第二年,袁崇煥被處以極刑——凌遲處死。
公元1631年,由於當時根本的社會矛盾並沒有得到解決,之前那些被招安的人也沒有得到有效的安置,於是他們就再次發動了起義。明思宗朱由檢得知這個訊息後非常憤怒,立刻下令讓洪承疇擔任陝西三邊總督,並要求陝西督府積極採取措施平定叛亂。
同年十一月,皇太極率領後金軍成功攻陷了大淩河城。而孔有德和耿仲明在支援大淩河城時竟然叛變投降,直接投奔了皇太極。這使得後金軍隊得以順利攻陷旅順,並且將明朝紅衣大炮的先進技術傳到了後金。從此以後,明軍在作戰中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到了1636年,在洪承疇、盧相生和孫傳庭三人的通力合作下,起義軍遭受重創,連連敗退。最終,他們成功擒獲了高迎祥。然而,起義軍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們推舉李自成為新的“闖王”,再次起兵反抗明朝。
就在同一年的四月,皇太極正式稱帝,建立了滿清政權。緊接著,他派遣軍隊大規模侵略京西地區,這次事件被稱為“明子之變”。
10月13日,明思宗朱由檢決定啟用楊嗣昌為兵部尚書,期望這位經驗豐富、富有才華的官員能幫助國家擺脫困境。不久之後,朱由檢更是將楊嗣昌提拔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賦予他更大的權力和責任。
1638年,楊嗣昌提出了四六正與十面網的戰略,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絕大部分起義軍被剿滅,李自成也被迫率領著僅剩的18騎逃竄。然而就在此時,皇太極第五次發兵入侵,導致荊棘告急,史稱“戊寅之變”。面對如此危機,朱由檢緊急調動洪承疇、孫傳廷等將領前往秦王,但他們對於清軍的攻擊卻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