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用“犁庭”來形容這場戰況的慘烈,意味著這片土地被徹底清掃。因此,這場戰役在歷史上被稱為“成化犁庭”。
在朱見深的治理下,大明逐漸走向穩定。他採取的一系列政策和行動,使得國家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哈哈!此子功績斐然,他勵志統治國家,抑制了土地兼併現象,平定了叛亂並安撫了流民,還為舊臣平反冤屈,這些都是明君的舉措啊!而且他竟然如此深情,實在是難得可貴。吾大明擁有這樣的帝王,真是幸事。”朱元璋看著天幕之上的朱見深一臉感慨道。
“此人的行為舉止值得稱讚,他能夠治理國家政務,為國家和社會謀取福利,同時又懷有真摯的情感,確實是一位難得的君主。這位帝王的確有所作為,推行了許多良好的政策,為臣子平反冤屈,這顯示出他具有識人的智慧和治國的能力。觀察這位大明的帝王,他有著如此出色的表現,令人讚賞不已。他能夠明辨是非,為忠誠善良的人平反,又善於治理國家政務,實在是一位賢德的君主。大他將國家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又懷有真誠的感情,令人讚歎不已。”李世民看著天幕之上的朱見深一臉羨慕道,他大唐怎麼沒有這樣的子孫,中興之主呢?
(然而數年後,朱見深開始對政事懈怠,長期不召見大臣,沉迷於學習方術,留戀於後宮,又對萬貴妃寵愛有加,甚至設立特務機構西廠。西廠可先斬後奏,肆意欺凌大臣。一時間,朝廷官員人心惶惶,紛紛辭官。公元 1482 年,朱見深迫於壓力下旨廢除西廠,朝廷內閣的緊張氣氛才有所緩和。)
“朕前期如此英明,後期竟然做出了這等糊塗事!”朱見深痛心疾首地說道:“朕竟然寵幸宦官,導致朝廷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實在是大錯特錯啊!吾大明江山,怎麼能容忍這樣的胡鬧呢?”他滿臉悲憤,眼中閃爍著怒火和懊悔。
“帝王當以國為重,民便是非,此大明之君,前期尚可,後期卻沉溺後宮,寵幸宦官,實非賢君所為,如此下去,國家必亂。”漢武帝看著天幕一臉惋惜之色,明明前面那麼好,後面怎麼會。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朱祁鈺正式宣佈廢除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並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此時的朱見深僅僅只有五歲,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作為被廢棄的太子,周圍人對他避之唯恐不及,生怕惹禍上身。然而,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的宮女萬貞兒(即後來的萬貴妃)卻始終如一,對他關懷備至、體貼入微。
對於年幼的朱見深來說,這一系列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備受打擊。從尊貴無比的太子到遭人冷落的棄子,這樣巨大的落差無疑給他帶來了沉重的心理負擔。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唯有萬貞兒的關心和愛護,成為他心靈深處唯一的慰藉。在她的懷抱裡,朱見深感受到了無盡的溫暖和愛意,彷彿找到了一片寧靜的港灣。
隨著時間的推移,萬姑姑成了朱見深的精神支柱,他對這位年長於己十七歲的女子逐漸萌生出別樣的情愫。登基後的朱見深對萬氏寵愛有加,甚至可以說是有求必應。然而,好景不長,萬貴妃突然離世,這讓朱見深悲痛欲絕。他哀嘆道:“貞兒已不在人世,我恐怕也命不久矣。”果然,同年八月,朱見深追隨萬貴妃而去。他們之間的感情已經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愛情,更像是一種深深的依賴和眷戀。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這樣的情感並不被世人所理解和接受。因此,萬貴妃揹負了諸多不實的罵名,被指責殘害皇子、禍亂後宮等,這些汙衊伴隨了她多年。直到後來一個人的出現,才終於為她洗清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