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的一面,值得肯定和探討。例如小說第65回所寫尤三姐對婚姻的看法具有典型意義。
尤三姐出身平民階層,不同於賈府內那些沒有人身自由的女奴,她有自由戀愛、自由結婚的權力。小說寫尤二姐與賈璉談論到尤三姐的婚事,次日擺酒相談這件人生大事。
尤三姐便知其意,酒過三巡,不用姐姐開口,先便滴淚泣道:“姐姐今日請我,自有一番大禮要說。但妹子不是那愚人,也不用絮絮叨叨提那從前醜事,我已盡知,說也無益。既如今姐姐也得了好處安身,媽也有了安身之處,我也要自尋歸結去,方是正理。”
這段文字說明尤三姐不僅是一個烈女,而且還是一個通情達理的女子。她不遮己丑,坦蕩作人,她顧全媽媽、姐姐的“安身”,表明她還是一個孝順女兒和珍惜姊妹之情的好女子。接著,尤三姐在媽媽、姐姐、姐夫三人面前敞開心懷錶達了自己久埋於心的真情實話:
但終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兒戲。我如今改過守分,只要我揀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憑你們揀擇,雖是富比石崇,才過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裡進不去,也白過了一世。
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宣言”!試想,中國古代小說戲曲家中有誰寫出如此撼天動地的婚姻書?沒有。
尤三姐把婚姻視為人生大事而非“兒戲”,這對生活在21世紀某些“遊戲人生”的人們仍然有著啟示意義。她說“只要我揀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這就是她擇偶的條件。她毅然地摒棄了以“富”以“才”以“貌”擇人的傳統觀念。這種嶄新的婚姻觀念超越了18世紀的時空界限,到今天仍然是值得人們追求的理想婚姻觀!
尤三姐是小說《紅樓夢》中的一個女性人物,她的“原型”是誰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婚姻觀代表了那個時代先進婦女的心聲和追求。作家曹雪芹用自己的生花妙筆傳達了這個時代的最強音,穿過堅厚的封建之牆傳播於200年後中外大地,這才是《紅樓夢》這部小說思想藝術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紅樓不是夢!
2005年12月18日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娶妻當如薛寶釵
娶妻當如薛寶釵
——現代讀者審美觀與價值觀的變化
不同的時代,人們的審美觀與價值取向都會有所差異。這種變化我們可以從《紅樓夢》的閱讀史中找到一些證明。
記得我在大學讀書的年代(20世紀60年代),那個時代我們的頭腦中被灌輸的政治理念是要掌握階級分析方法,要牢記階級鬥爭。到了“史無前例”的文革年代,每一個人都被要求“緊繃”階級鬥爭這根弦,讀的是“老三篇”,喊的是“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掃的是“封資修”,所以那時絕大多數青年學子找物件娶媳婦的標準是“階級”出身放在第一位,至於是否漂亮、是否兩情相悅倒還在其次。由於有了這根“弦”在每個人心中,讀《紅樓夢》也是按“階級分析方法”把小說中的人物分為革命派和保守派。例如,賈寶玉、林黛玉,還有敢於反抗的晴雯等女奴視為“革命派”,而賈母、賈政、薛寶釵等人被視為“保守派”。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男生找物件要找林黛玉(儘管她多病弱不禁風),女生找物件要找賈寶玉(儘管他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原因只有一條:他們都是思想先進的青年,有“革命”理想。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湧起,人們的審美觀和價值取向發生了巨大變化。讀《紅樓夢》的青年男女對小說中的人物評判也出現了巨大差異,他們不再以“階級”成分來評判人物的優劣。某高等學校一次問卷調查中男女學生的回答,使調查者大感意外。例如:
(1)男生擬選薛寶釵、王熙鳳為妻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