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當時曹操攜百萬之眾,可謂大勢在手。而我吳國只有五萬軍兵,可謂弱勢至極也。而曹軍跟隨曹操作戰,斬呂布,除袁術,滅袁紹,降荊州。橫掃中原,所向披靡,幾無對手。
當世之時,唯有我東吳尚據有江東,對抗曹操。劉備之流如竄逃之鼠,何能為也?
周大都督不以弱勢為懼,善用地利。以長江為憑,阻遏曹操。雖曹軍縱橫天下,氣勢如虹,可謂奮死爭勝之軍器也。但終為長江地利所制,無法南渡。只能鐵索連舟,結船齊來。
周大都督知天時,曉地利。用火攻之計,於長江之上終破滅曹操百萬大軍,立下不世之功勳。此乃地利用於戰場之典例也。充分說明地利為戰事之勝負的首要條件也”。
黃尋說完地利之後,孔弈和張普都點頭沒有反駁。看來都甚是認同黃尋所言,地利為戰事勝負之首要條件的說法。
三人又滿飲了一杯,接著孔弈和張普讓黃尋說最後一條‘以敵為備’。黃尋思慮一陣後,開口說道。
“兩軍對陣,斥候先行。若得敵軍情報,便可因情報尋得戰機。敵我雙方比拼的,除了軍隊士卒的戰力外。這所選用之斥候,能否準確探得敵軍之情報,亦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聽到黃尋如此重視斥候的作用,孔弈問道:“兵法有言:‘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敢問遠達,這先知與你所談之情報是否同出一類”?
“先知乃是知敵情報之後,度而用之。而我所談之重點,在於如何選用斥候。二者不可以同類相提也”。
孔弈疑惑道:“遠達所論之題乃是‘以敵為備’,這緣何說到斥候之上了”?
“令暉,敵軍之情報從何處得之”?
“這··,我明白了!遠達,你說的以敵為備的條件,是先要選擇好斥候啊”!
“沒錯!若無斥候查探情報,又如何做到‘以敵為備’呢”?
這時張普插話道:“那派斥候探得情報之後呢”?
“探得情報之後,自然是要依情報而度用之。以此來制定破敵之計。具體情況需臨戰,方可施行。現在談論太過空泛”。
這時孔弈急道:“遠達!我馬上
就要率兵前去征伐常俱,你可得給我出主意啊,就給我仔細說說其中的道理吧。
要知道我自從擔任將領以來,就一直在征剿山賊。這次常俱攻破了建安,我才得上命前來討伐他。我沒有任何大戰經驗,如何是這常俱的對手”?
黃尋聽到孔弈如此說。想了想,還是決定幫他一把,就算結個善緣吧。於是說道。
“雖說戰陣之事,需隨機應變,臨敵施策。不過大體上我有一些心得,便告訴給令暉吧”。
孔弈聽到黃尋要傳授軍略秘策了,忙斂神恭聽。
黃尋說道:“我歷經多場戰事,總結出來了如下策略。令暉請聽好,那便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孔奕和張普聽到這十六個字,瞬間感覺抓耳撓腮,但又無從入手,真是心癢難耐啊。於是齊聲說道:“請遠達為我等釋之”。
“那便一條條來說吧。首先說這‘敵進我退’。此條說得是我軍勢弱而敵軍勢盛,這時應該避敵軍之鋒芒,採取迴避之策。
昔曹劌為魯莊王論戰時說:‘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劌的說法我認為是,敵軍以鋒銳之勢迫我軍決戰,欲一擊而滅也。而我軍避其鋒銳,權且忍讓。待敵軍高昂士氣過後,再行圖謀。這便是‘敵進我退’之精義也。
其二便說說‘敵駐我擾’。此條說得是敵軍駐守軍營不動,對我軍形成威懾之勢。而我軍處於劣勢,敵軍駐軍越久,我軍就越加被動。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