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繁衍更多的族人,有些莎爾人將身上枝丫取下栽入土中,已經有不少生根發芽,等成長至一定地步就會成為新的莎爾人。
對此李清頗為重視。
現階段沒有移民供他測試這高維要塞算不算星河奇蹟,用這些莎爾人來測試也行。
等新生莎爾人成形之時,看第一個誕生的新生莎爾人的屬性,就能知曉這倉庫區到底有沒有大規模移民的潛力。
但這需要不短的時間,哪怕莎爾人成長速度比人類要快得多,那也要幾年時間。
在那之前,還是先開發開發農業區。
首先,他找來手下最先招募來的那一批農業專家的名單,一一檢視其能力技能,從中挑了一名名叫牛聞的農業專家點化為光之僕從,一步晉升為超級農業專家。
種田,也要專業的。
然後,便是規劃了。
這麼大一個農業區,長寬各一千公里,這肯定需要好好規劃一下。
沒有專業設計師,李清自己嘗試設計。
首先,將整個農業區分成一百個大區域,每個區域的長與寬都是一百公里。
然後在這些大區之間規劃修一條寬約百米的大路,地面抬高用來區分,除了用來通行之外,各種農業設施都可以建在路邊,反正一百米的寬度可以隨便建。
一百公里的大區之間,又以十公里為界分成一個個中型區域,中間用二十米的路來分割。
而這長寬十公里的中型區域之間,暫時沒有再分割更細的區域,這個會視到時候的種置情況而現場分割。
當然,像什麼水渠之類澆灌設施都是後期規劃,到時候真正種置之時,視不同區域種植的植物而定。
這麼大的區域,整整一萬個10公里*10公里的龐大農業區內,當然不可能全部種置稻穀,還會種植一些其他經濟作物。
另外,李清在一百個百公里大區中央挑選了一個大區,不會用來開墾,而是會在那裡建立一個臨時倉庫區與工業區,一些依託於食物深加工的工廠會開設在這裡,直接將生產的各種食物再次深加工。
比如小麥做成各種等級的面,或者面再加工成各種麵條或麵包之類,大米加工成米粉等等。
將農業區設計規劃完畢,李清就離開農業區來到蓄牧業區。
點化的光之僕從牛聞是超級農業專家,會的可不僅僅種田而已,光之僕從那麼多技能槽,完全可以一邊開發時一邊學習各種相關的專業知識,他只需下達命令,手下來執行。
蓄牧業區此時的狀態和農業區一樣,相比農業區需要各種規劃,蓄牧業區的規劃更加簡單。
同樣劃分一百個大區,然後無需劃分中型區域,只要將一半大區內填滿各種牧草,簡單的基礎設施建好,就可以購買小牛仔小羊糕等等來放了。
至於另一半大區,一部分劃分為室內家禽養殖區,一部分規劃為漁業區,還有一部分劃分為水果種植區。
同樣在中央建立臨時倉庫與各種工業區,用來對各種原產品深加工。
同樣,李清在原來的蓄物業專家中挑選了一位叫劉孟洋的蓄牧業專家點化為光之僕從,專門負責這方面。
簡單劃分完畢,任務也已經佈下了,一百萬機器人分成兩部分,各五十萬分給農業區與蓄牧業區工作,接下來只需要等待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就可以去購買種苗了。
“一切就緒,只欠東風!”
後面李清沒管了,他再次來到........第八層。
這一層原來計劃是消耗品與各種民生工業區,原計劃所有工廠都開在這裡。
但現在還沒有那麼多工廠可開,不多的一些工廠都開在了六層七層,現在這裡面只有一些過時的工業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