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當」的鐘聲響起,雲璐學院各個角落裡開始傳來學生向先生告別的聲音,等先生們離開教室,學生們這才魚貫而出。或是跑向食堂,或是三兩結伴的回宿舍,還有的則繼續留在教室做作業。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雲璐學院已經發展成為全大楚最大的技術學院,即使後面有好幾家新開的技術學院緊追其後,但也超不過雲璐學院去。
因為發展迅猛,當初買的那個宅子早就盛不下那麼多學生了,於是黎寶璐在外城買下兩座荒山和山下的田地,填平後建成雲璐學院。
地理位置比不上清溪松山兩大書院好,卻還是在城中,這邊本來是城中百姓耕種之地,集市本不到這,卻因為雲璐學院建在此,這邊慢慢形成了一條街市,被人叫做學院路。
雲璐學院的學子大多出身貧寒,小部分為中等階級,家中再富有的女孩是不會來上雲璐學院的,而是會去各種女學學習別的本事。
因為她們的家境決定她們不用工作便能過得很好,而來雲璐學院的學生大多是為將來尋求一個出路,不至於一生都苦哈哈的倚靠土地,依靠男人而生。
這些年雲璐學院培養出了大規模的人才,這些人才除了少部分留校外,其他的或是被各書院聘請作為女先生,或是到各個作坊和店鋪中幹活,還有的則自家經營起小生意。
大多日子過得還不錯。
至少把書院的束脩還了以後還能自己養活自己。
而雲璐學院與各地大商號及西域的商人都有合作,哪怕是學生在校期間都能掙一些小錢,成績優秀的學生甚至就讀時就能還清書院的束脩,還能照顧家裡。
這也讓貧窮的家庭看到了希望,凡是家中有女兒的到了年紀就送到雲璐學院,反正雲璐學院說了,束脩可以賒帳,等孩子畢業後再還,不用他們做父母的操心。
即便孩子學成後還完帳也就快要成親了他們也開心,因為女兒有出息了,哪怕是出嫁也會幫襯一下村裡。最要緊的是,雲璐學院並不禁止手藝外傳,女兒學會以後可以回家教兒子,當然教多教少就看她的本事,能夠學到多少也看他兒子的悟性。
反正至今為止經過二道手出來的學生沒幾個能夠出名的。要知道他姐妹在學院時有七八個先生教她,而回到家則是她一個人教他七八門功課。
其實要給家長們選擇,他們更願意送兒子進去學,讓女兒在家幹活,可惜雲璐學院不收男孩。
後面也有人開技術學院,只收男孩,可惜手藝都比不上雲璐學院不說,他們還收束脩,並不給賒欠,最多減免成績最優異的幾個學子的束脩罷了。
而那束脩是他們承受不起的,所以在觀望了一兩年後,父母們最後還是忍痛把兒子留在家裡,把女兒送到學院,等女兒學會後再教兒子,或是賺了錢再把兒子送去書院。
二十年過去,如今環繞京城的幾個城鎮中都以生女為貴,再不會出現生了女孩便溺死的事。
朝中的官員沒想到一個書院的影響竟然這麼大,但也因為這一點,雖然女孩們越來越膽大,也越來越放肆,大家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沒去整頓。
不管怎麼說,現在嫁娶的年齡越來越晚,要是再出現溺死女孩的現象,那人口增長就更慢了。
所以為了人口增長,大家忍了。
京城文風興盛,皇帝為國防力量考慮,開始著令禮部和兵部吏部三部籌辦軍事書院,為國家培養軍事人才。
不至於讓文官壓過武官,以後有兵無將用的窘境。
而去軍事書院上學的多是貧苦家庭的男孩,因為上軍事書院同樣是不要錢的,只要能考過就行。
不巧,軍事書院就建在雲璐學院不遠處,這給一直難找物件,難出嫁的雲璐學院師生們一個好機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