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去*,趁機也發一筆橫財。
可是沒成想在入關之後,他們在京輔一帶,遭遇到了刑天軍猛烈的打擊,每戰之下,多爾袞他們這些清軍諸將們便都拿他們蒙古兵當跑回,結果使得蒙古兵這一次入關在對上刑天軍的時候損失慘重。
本來蒙古八旗兵就不多,滿洲韃子八旗兵力遠超過他們蒙古八旗,而且這麼過度消耗蒙古兵的辦法,令蒙古八旗的旗主們非常不爽,以前是敢怒不敢言,可是這一次入關卻發現漢人之中官軍雖然不咋樣,但是卻出現了一支可以和韃子軍正面相抗的刑天軍,而且這支刑天軍還能在野戰之中,屢敗建奴軍,於是乎他們便心思活動了起來。
蒙古人到了這個時代之後,早已不似當年那樣強悍了,他們勢力很分散,各自為政不說,還相互之間為了爭奪草原的控制權,相互之間大打出手,以至於在人口遠超過女真人的事實面前,卻只能選擇依附建奴韃子,他們可以說是一幫純粹的小人,誰厲害就幫誰,乾的是除弱扶強的買賣。
以前他們看出建奴比明軍厲害,於是便幫著建奴對付大明,現如今他們突然發現還有人比建奴軍厲害,於是依照他們的習慣,便開始變得對建奴不太那麼聽話了,這次出關回去之後,他們便開始想方設法的打聽有關刑天軍的事情,從蒐集回去的訊息中,突然間發現,刑天軍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了,絕不是僅僅有那麼一兩萬人馬,而是已經具備了全面和大明相對抗,甚至是有可能取而代之。
特別是這半年多來,這些蒙古人發現,刑天軍勢不可當的一舉攻佔了大半個山西,同時還在邊關一帶擁有很大的實力,而且南下湖廣一帶“大掠”,可是大明卻在刑天軍面前,屢戰屢敗,就連大明閣老楊嗣昌,都死在了入寇湖廣的刑天軍手中,巡撫之類的官員更是被刑天軍幹掉了好幾個,大明絲毫拿他們沒有辦法。
如此下去的話,大明弄不好真的就被刑天軍取而代之了,考慮到要未雨綢繆,一旦刑天軍崛起的話,肯定是要繼續和建奴為敵的,建奴弄不好也不是刑天軍的對手,一旦有朝一日刑天軍要是連建奴都給收拾了的話,那麼他們眼下跟著建奴,豈不是要殃及池魚了嗎?
於是這段時間蒙古人便顯得不太安分了,不但開始不怎麼聽奴酋皇太極的吩咐不說,甚至於在一些地方,蒙古人還開始暗中和建奴進行對抗,更有蒙古人開始主動的派人跑去晉北一帶,暗中和王承平李凌風他們聯絡,和刑天軍暗中做起了買賣,將刑天軍所需的良馬、種牛等牲畜賣給刑天軍,換取刑天軍放開宣大一帶的商道,跟他們通商。
作為奴酋的皇太極,當然也很快便發現了蒙古人的小算盤,他當然清楚一旦蒙古人反叛他們的話,弄不好他剛剛建立的大清國,就要出大麻煩,於是眼下他要儘快的重新震服這些蒙古人,省的他們今後倒向刑天軍,故此他才會立即答應了崇禎提出的和議,考慮的就是趕緊先解決內部的問題。
於是崇禎在收到訊息的第一時間,可以說是如釋重負,在他看來,短時間之內北方便可以稍微平靜一段時間了,建奴應該在簽訂和議之後,不會再在近期內南下入寇了,於是便趕緊下令關寧軍開始南下“剿賊”,時局到了今日這個時候,他已經是一刻都等不下去了。
雖然朝野之中一片罵聲,但是這次大明還是和建奴簽訂了和議,將錦州割讓給了建奴,並且令洪承疇率部撤離錦州,到寧遠駐防,大批錦州百姓,也隨之南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