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3部分

滿清的數萬漢軍全部是一水的遼東兵將出身,這些將領和中下層的武官同屬遼東和遼西將門世家,彼此聲氣相連,哪裡能真的斷了聯絡不成?自崇禎二年以來,清軍數次入關,除第一次趙率教被坑了一把,死了不少人外,關寧軍向來出工不出力,在廣渠門外甚至被京城士民用磚石毆打,此事見著史書想為不假,必是京城中人見關寧軍太過無狀所致。

當時滿桂為武經略,領宣大軍苦戰直至自己戰死疆場,後來的盧象升也是領宣大軍與清軍苦戰,而高起潛領的關寧軍躲在雞澤不出,清軍一至關寧兵就抽身而走,根本沒有力戰的想法,到今時今日,這一次始有清軍圍攻寧遠一役,而其核心不過是因為大明屢次有重建大淩河城防的想法,大淩河是遼西上游,距寧遠又二百里,如果築城成功,與錦州就連成一線,清軍往寧遠和山海關的道路就難走的多,而大淩河再往前就是廣寧,如果叫明軍收復廣寧,繞道草原入關的道路也就難走了,這是事關生存亡的大事,清國上下都不敢小視,將大淩河築城的妄想徹底剷平之後,在崇禎十年到十一年入關再出關,接下來就是皇太極派出多爾袞和豪格兩個親王,於錦州沿線佔領墩堡,如黃土嶺等重要軍堡悉數被佔,沿錦州一線皆是清軍陣營,後來因為多爾袞和豪格圍城不利,使錦州城民還可出城運糧,與寧遠一帶尚可聯絡,皇太極聞報大怒,將兩個親王一併降為郡王,多爾袞受到嚴詞訓斥,嚇的魂飛魄散,然後索性派了鄭親王濟爾哈郎親臨前線主持圍城之事。

到現在,也就是崇禎十二年底之時,錦州圍城一事正在緊鑼密鼓之中,此時數萬清軍南下,估計也不是真的來打遼西,寧遠和山海關都是雄城要隘,城中關寧軍縮成一團,想硬啃是啃不下來的,也就是打打草谷,搶些軍需物資,不無小補之餘,還要看看寧遠和山海關的明軍佈置如何,實力如何,有沒有短期內救援錦州的實力和打算。

這是明清兩邊的大戰略,也是皇太極的君皇廟算,在孫七和眼前這些普通的關寧軍武官的眼裡和心裡,也就是兩邊綿延不絕的大大小小的戰事中的不起眼的一場無趣戰事,如果不是為了滿足隊伍中新人們的好奇心,孫七這樣見多了戰事的老江湖,根本連上前看看的興趣都沒有。

“老七,也莫再往前太遠了啊。”

那個千總打馬臨去之時,大聲提醒道:“大軍主力盡在城中,城外八旗兵甚多,遊騎撒開很遠,你們莫要去撞了槍口。”

孫七笑了一笑,拱手致謝,但並不應承,那個千總也知道他是手眼通天的人物,在馬上笑罵了一聲,打馬走的遠了。

再往前去,果然更加嚴格,也是有一些逃難的人群,孫七一夥混在其中,順順當當的進了寧遠城中。

整個寧遠城並不大,而且是凹字造型,城頭上四千斤重的紅夷大炮足有數十門,待丁宏亮一夥入城之後,再混到民壯隊中上了城牆時,放眼看去,四側的城上黑壓壓站了一城的人,將旗招展密密麻麻,刀槍劍戟,閃爍寒光,粗略看去,光是帶甲之士,便足有過萬人,而且手中兵器十分精良,甲胃也是遼東軍最常見的對襟泡釘內鑲鐵葉的棉甲,雖不敢說人人著甲,但大半營兵都是有甲胃的。

如此規模,加上城中城門附近的數千匹良駒,城頭可做火力輸出的數十門紅夷大炮和數百門各式小口徑火炮,一時間,丁宏亮頗有迷亂之感。

“這些都是山海關和寧遠鐵騎營,都是十分精良的勇武之士啊。”

孫七此時也不敢太大意,因怕丁宏亮這個新人大驚小怪鬧出事來,便是附在其耳邊,小聲講解著。

寧遠報警,山海關也是派了精兵來援助,當年孫承宗這個帝師閣老在遼東經略任上時曾經大舉練兵,數十營兵足有四十萬人,其中有三十萬是種地的屯兵,沒甚用處,但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