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能在戰場上仍然保持冷靜,平時所學的,所領悟的東西,仍然有效的存在於腦海之中,鎮靜之後,才能有明確的清晰的判斷,有了這個,雖不一定能成為名將,但如果沒有,則必定是一個失敗的庸才。
張定國,亦就是後來在南明時期名字熠熠生輝的一時名將,以張守仁粗淺的歷史知識來說都是對他敬服異常。
人品沒有話說,在西營這樣的地方被尊稱為“小柴王”可見他的為人處事有多麼得人心和被眾人擁戴。
能力也沒得說,以南明打成那樣的局面,李定國和孫可望從四川進入雲貴,經營地方不到兩年就有一支實力強勁的新軍,然後往兩廣,入湖南,敗孔有德,使其自殺,也算是為登州百姓報了血海深仇,然後北上湖南,擊敗南下的滿洲八旗,在戰場上殺掉了尼堪這個正經的八旗貴胃,努兒哈赤的嫡系子孫敗歿於疆場上的,也就是李定國手中的這一例戰例了。
如果不是鄭成功存有門戶之見,而且優柔寡斷,坐失良機不肯在李定國進入兩廣時一起發動,也不肯襲擊江南,導致清軍可以把全軍力量用來對付大西軍,如果不是孫可望為了一已之私搞內部鬥爭,消耗了自己的力量,並且投降清朝,將雲貴一帶的虛實盡數告之,恐怕南明在李定國手裡就能起死回生了。
他才是明末真正的名將,惜乎只差一線,所以功敗垂成!
和李定國比,不要說農民軍的大將或是所謂的江北四鎮,或是左良玉之流,就算是後世赫赫有名的國姓爺鄭成功,在人品和能力上,都是瞠乎其後,鄭成功不過是奪得自己父親早年的基業臺灣,並且使小朝廷多苟活了一些年,而後在經營上一無所得,其孫鄭克爽主政臺灣,也只剩下一支實力不強的水師而已,清軍一致便投降,當時的臺灣漢民也不過十萬人左右,鄭成功經營多年,商政經濟一無建樹,北伐南京時十分愚蠢的相信敵人的緩兵之計,驕狂自大,執法過嚴,使指揮僵化不靈,導致慘敗。
固然他的堅持和恢復祖業令人欽佩,但與李定國相比,確實是有差距的。
此時的南明名將不過十七歲不到的年紀,白馬銀袍,瀟灑出塵,而雖向張可旺做著出擊的要求,卻是神情自若,毫無異常緊張之感!
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
“好,你去!”
西營最精銳的一千餘騎是在張可旺的掌握之下,張定國也有幾百騎,相加起來是兩千餘騎的戰略機動力量。
除了張獻忠身邊那幾百剽悍異常的幾百親騎之外,西營中最拿的出手的騎兵力量,便是在這兩個義子親將手中。
得到允許之後,張定國便命人展動將旗,將所有的騎兵集結到一處。
在山谷之下和入穀道口之前,官兵已經攻的越來越兇狠了,在張定國眼前,紛亂的千軍萬馬混戰和刀光劍影的場面猶如掌中觀紋一樣清晰,儘管集結了隊伍,他卻並沒有倉促下令出擊,而是騎在馬上,矗立在一處高坡之上,如山嶽一般屹立不動。戰場上的情形也是更加緊張,官兵攻的越來越兇,旗幟越來越近前,而且箭雨不停的在頭頂掠過,密的如飛蝗一般,密林一般的長槍和鐵矛不停的向西營的陣地逼過來,一些左營的大將身著有護心鏡的明亮重甲,開始在親兵的簇擁和護衛下不停的向前壓過來。
張定國身旁的親軍接連中箭,不停的有人倒下,他自己的斗篷也被利箭兩次射穿,他的親軍親將都擔心他會中箭,但並沒有人勸他後退,戰場上的老兵和將領都十分明顯,任何一杆旗幟的後退都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會招致意料不到的後果。
此時此刻,為了獲得戰場上的勝利和轉機,張獻忠的紅色將旗已經在不停的前壓,儘管西營將士遭遇著強大的壓力,因為官兵中的精兵一樣很多,戰鬥意志也並不弱,老手多好手多,就意味著在整個戰場上對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