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是竭盡全力才好。
聽到人誇讚,兩個新晉舉人臉上都是一臉矜持的笑容,眉宇之中的那得意勁,怎麼也是遮掩不住。
“吾輩讀書人,匡扶正道,此理所當然。”徐仲甫就是徐文迪舉人,之前的徐秀才,其實在張家堡,原本人家就叫他徐三,軍戶子弟能讀起書的不多,他也算是個幸運兒。
“凡事以太老爺為主,晚生等只是附尾相隨罷了。”林正則名叫林清平,幼有神童之稱,靠著家人向張家堡的軍戶們借貸中了秀才,去年過年,張守仁過門而不入,林秀才就記恨在心,現在成了舉人,成為大明統治階層的一份子,一臉陶然,對付張守仁,一則報復,二則,就是他向魏舉人表達忠心和尊敬的一種手段。
來年到京師會試,所需最少三五百兩,日常用度開銷是一塊,和舉人們會文吃花酒,到教坊司一帶的開銷也是要不少銀子,加上給當道大佬的拜門儀金,沒有幾百兩是下不來的。
這個錢,只能是在魏舉人這樣的大世家宗主手裡想辦法,用門生和小門生的名義攀附關係,除了求銀子外,還要求一些給京師大佬們們的八行信,沒有這些信,想上門花儀金都是找不著門路。
拜一拜門子,送一些銀子,一甲二甲的名次不敢說,只要拜對人選,三甲之內包你中式那是絕無疑問的。
科場之中,可以弄鬼的地方很多,小小照顧,就能決定終生!
為什麼松江一府,年年的進士名額都是名列前茅?還不是東林黨這幾十年來把持著朝政,常州,松江,無錫,這幾個府裡頭都有中樞第一流的大佬坐鎮,不是大學士就是吏部尚書,或是清流領袖,最不濟也有一群侍郎是東林的人,有這些大佬罩著,會試中弄一下鬼,實在是太輕鬆了。
魏舉人本身和張守仁沒有仇怨,所謂民間物價騰高,民不聊生,並且有浮山營滋擾地方一事,這些理由不過是藉口。
第一百九十四章 計議(2)
最要緊的還是魏舉人等地方上的大家族把持的糧油店鋪買賣,實實在在的被張守仁干擾了!
原本是在收成的時候,糧商們壓低價格,因為同時百姓要交賦稅,急需用錢。
然後在青黃不接時,糧商們漲高價格,從百姓頭上多賺利潤。
在大明別的地方,這種做法仍然十分有效,百姓只能老老實實的接受剝削。
在浮山,一切情形卻是大有不同。
哪怕是新糧剛下來時,浮山等處的糧價仍然是居高不下,浮山營在各地開了徵收點,直接從百姓手中收糧。
魏舉人等大糧商給的價格太低,收不到糧,不僅如此,他們養的牲口需要大量的雜草和雜糧,這些也被浮山營收了去,或是沒有農戶出售,因為浮山營對肉食需求大,所以這些都被農戶自己消耗了,同時他們的油坊什麼的也是收不到糧,因為糧價太高,收來榨油並不合算了……
總之魏舉人一夥對浮山營是恨之入骨,這一次大家一起發難,藉助清流的力量給張守仁下這麼一個絆子,劉景曜做為讀書人的一份子也是不能出頭,否則就會被群起而攻。
要是張守仁不識趣,萊州府那邊只是一個幌子,兵部那邊也是打點好了,給他落實個罪名,剝他的軍職也是很輕鬆的事。
不要看這邊最大的只是舉人,但活動起來的能量,豈是張守仁這種窮軍戶能比的?
“來,大家再飲,秋風起了,正是貼秋膘的好時候,來嚐嚐這蘑菇羊肉,味道實在很不壞!”
魏舉人臉上油光燦然,看著兩個新收的小門生,都是青年舉人,將來前途不可限量,擺平了張守仁,或是妥協出新方案來,自己仍然是有大筆銀子進帳,甚至是張守仁服軟的話,順手把馮三寶那潑皮的鹽利也拿過來,當初自己一夥人都是有身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