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位,卻也不會尸位素餐。”
這般允諾之後,張溥臉色才回轉過來,對著周延儒兜頭一揖,多餘的話竟是一句也沒有。
“天如雖然已經年近不惑,但心地猶如赤子。”周延儒捋須微笑,似乎對張溥欣賞多過指責,只是眼神之中,那一點陰沉冷峻之色,卻是十分濃郁。
這個太倉來的赤佬,把持到如此地步,究竟他周延儒是首輔,還是他太倉張溥?
此人,不可不除了……
座中諸人,卻是完全看不懂周延儒眼神中的陰冷之色,看到事情解決,都是面目歡快起來,聽到外頭山崩海嘯般的聲響時,顧炎武笑道:“今日是挹齋公大喜的日子,我等就不要在此礙事了,還是退到外頭,與江南諸公同樂吧。”
他雖然年輕,不過向來才思敏捷,也善於交遊,復社之中的頭面人物,也有顧炎武一個。
只是此時尚沒有寫出那著名的明夷待訪錄,所以在才學上,稍遜陳子龍等人一籌。
說起來當時的東林復社,真的是人才濟濟,論起學術學問,也就是王陽明唐順之那一代人能比明末時節要強一些了……
“小顧言之有理,我等向挹齋公告辭。”
此時欽使將至,周家一定有不少事要料理,周延儒少不得會有要緊事吩咐家人,所以夏允彝第一個贊同,站起身來,率眾而出。
原本這是張溥的事,只是張溥此時尚未清醒過來似的,只能由夏允彝帶頭出來。
張溥也是隨著眾人被推出來,見他還是魂不守舍的模樣,顧炎武笑道:“天如兄,那張守仁怎麼就如此不凡,此番你回南來,對此人實在是太重視了。”
“唉……”張溥悠然長嘆,搖頭道:“你們未曾親見,肯定不會明白,等吳次尾回來了,你們親自問他吧。嗯,此番北上,我要隨挹齋公同行,若有機變之處,我當隨機應變,臨機決斷!”
第七百二十九章 行路
被張溥所惦記的吳次尾吳應箕,此時正斯文盡喪,狼狽不堪。
他在登州是和總兵官一起,不論走到哪裡,尤世威都盡其所能的幫著吳應箕解決麻煩和困難,以老總兵的身份地位,說調動兵馬布置地方軍政事務就算了,保護一個好友在登州各地遊歷,自是一點兒問題也沒有。
等到七月前後,張世福走馬上任,接任登州總兵,尤世威果然如他所說的那樣,沒有回朝中等兵部的新任命,也沒有回榆林老家養老,而是在登州府城內買了一座宅邸住了下來,同時修書回榆林,著令族中老者前來登萊養老,年輕者仍願從軍效力者,不妨到登萊軍中報名投效。
這兩年尤世威冷眼旁觀,知道浮山軍體系已經完全,不論是領兵的大將還是下層軍官都十分充足,軍校在一兩年內還會補充幾千名的年輕軍官和士官,而缺乏的就是有經驗的中層軍官。他尤家的子弟和榆林的一些將門世家,論起忠勇和能力來,在大明軍中都是佼佼者,在浮山這邊,上來先訓練,融入體系,幾個月後幹到下層軍官和中層,當不在話下。
吳應箕一聽,就知道尤世威的打算是與張守仁溝透過的,否則的話,這樣大規模的在百人或數百人之間的軍官融入計劃是不可能被透過的。
“嘿嘿,老夫看的很準,大將軍的部下山頭太少了,軍中無山頭,不是好事啊!”
尤世威提起此事時,自是以自己的眼光為傲,不過他也不大清楚,張守仁願接納這些秦軍將門,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的忠勇和樸實的家風,秦軍是明末時各大軍鎮吃的最少,穿的最差,卻打的最頑強的一支強軍,孫傳庭最後用來拯救明王朝的出潼關的十萬大軍,就是秦軍最後的餘燼,如果秦軍不亡,明朝就尚有一線生機。
最後李自成入關中之後,一路北伐,所有城池都望風而降,只有在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