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擔任轉運的夫子,或是曾經加入登萊鎮中,前往遼東征戰廝殺,幾年之前,登萊還是遼鎮和東江鎮的大後方,這種關係十分深厚,對東虜也較為了解,張守仁的大勝訊息傳來,整個登州附近,好幾天都是鞭炮聲響個不停。
到此時此刻,張守仁終於奉命返回浮山的時候,整個登萊一帶的官場和民間,俱是轟動起來,而等張守仁跨入膠州地界,距離州城十里之遠的時候,歡迎的人群,已經遠遠迎了過來。
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1)
其實大軍進入膠州一帶,已經感受到深切而濃郁的鄉情了。
兩邊的農人不再害怕他們,河北一帶仍然殘破,補給仍然是一樣的操蛋,好在離京時已經購買了足夠的糧草,返程時沒有如前往京師時那樣承受折磨,行軍行程很快,而且沒有受什麼辛苦。
進入德州境內和濟南府境內,情況並沒有好轉,濟南城中剛剛經歷了商團之亂,上下都忙著捂蓋子,商會忙著恢復貿易,哪怕對張守仁這樣的恩主都沒功夫好好招待,官府更沒空理會,於是仍然是快馬加鞭,根本沒進濟南,直接就繞城走了。
這也是明智之舉,濟南城的事雖然瞞上不瞞下,但此時防閒一些比較妥當,當然,倪寵等人私下出城,彼此見面,修好並簽定盟約,這種事情,自是不足為外人道。
事事順心,但走的並不算快,所以到十二年十二日這天才進入膠州地界。
從青州時起,浮山的驛站系統就發揮了作用,幫助前行的少量工兵做一些準備工作,青州的官場滲透不是很好,但民間已經很有浮山的影響力,每十里的公文快傳和三十里一設的郵傳驛站也是建立起來,傳遞訊息十分方便快捷,當然,這些也是花費巨資,對張守仁來說,也是十分沉重的負擔。
好處是百姓十分擁戴,和幾個月前途經青州時已經更加不同,看著四周經過行人的笑臉,孩子們跟著打鬧的情形下行軍,和百姓躲避畏懼,那種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到了膠州就不僅是孩子,不少農人都是跟著過來,笑呵呵的與浮山營將士打著招呼。
時間太久了,很多將士聽著熟悉的鄉音,都是覺著鼻子發酸。
哪怕是外頭來投軍的,在浮山訓練生活大半年之後,也是把這裡當成真正的家園一般了。
進了膠州地界後,張世強的臉色也是無比輕鬆,整個人都是放鬆下來。
他這個中軍,這陣子跑前跑後,承擔的擔子也不比誰輕,很多軍中對外交往的細務都是他經手,甚至在京師時,和林文遠一起做了很多隱秘的事,也是不足為外人道。
現在終於回到膠州,眼看就要到家,他的臉上是十分輕鬆的笑容,手搭涼棚望前看了看後,笑著對張守仁道:“大人,前頭十里亭,也是我們膠州往外頭的第一個鋪傳所在了,前頭已經人潮湧動了,怕是躲不過這一關。”
張守仁笑道:“這也是必然之事,不過古人也說的好,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其實他們來迎我也是該當的。若非我,膠州安有今日,浮山又安有今日?”
返程途中,文書奏報來往不絕,張守仁也是漸漸習慣瞭如今的地位和負擔更深重責任的感覺,此時說這樣的話出來,也是毫無矯飾,十分沉穩與自信。
在看到浮山營的營旗後,整個前來歡迎的人群都是沸騰了。
歡聲笑語突然響亮了起來,沒有歡呼,也沒有太情緒外放的表現,中國人畢竟是中國人,雖然大家蘊藏了濃烈的情感,甚至是想大笑,想叫,想跳,但很多人臉上也就是浮現了稍微有點矜持的笑意出來。
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2)
怎麼著,不管外邊的人怎麼說,膠州和浮山,到底才是張大人和浮山營的老家,再怎麼升了官,當了徵虜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