澇趺從Ω丁�
李濟伯站起身形,揹著手,走了兩步,然後說道:“顧爵爺,你不用懷疑,老夫這次過來,就是想盡一點大明人的本分,不想看著忠臣良將跳火坑。二十多年前,老夫跟著遼東經略王在晉大人一同到山海關,當時也想著重整山河,有朝一日恢復遼東。哪知道二十多年過去了,非但山河未復,就連大明江山都要淪陷韃虜之手,實在是愧對天下蒼生,愧對良心啊!”
老頭說著,眼中淚水滾落,傷心不已。
顧振華在一旁聽著,也嚇了一跳,王在晉這個名字他可是一點都不陌生。在晚明的政壇上,王在晉在兵部,刑部,戶部,工部,吏部都擔任過高官,還出任過遼東經略。歷經四朝,任職範圍之廣,實屬罕見,而且還留下了相當多的著述,都成為了研究明朝的一手材料。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在正統的史學界,卻一直是懦弱無能的代名詞,成了孫承宗和袁崇煥的綠葉。可是當網路興起之後,一些草根翻開了故紙堆,卻得出了顛覆性的結論。
或許有人能挽救大明朝,但是那個人一定不是袁崇煥,更不是孫承宗,而是王在晉!
顧振華也翻看過一些史料,尤其是有關八里鋪城牆之爭,當時大明朝遭受廣寧慘敗,14萬大軍化為烏有,遼西土地盡失。王在晉臨危受命,出任遼東經略,他主張戰略收縮,暫時放棄遼東,全力經營山海關,修築八里鋪城牆。同時聯合漠南蒙古,共同牽制女真。
毫無疑問王在晉的策略是花費最少,讓大明朝休養生息,專心解決內部問題的最好選擇。可是偏偏那位被捧上天的帝師孫承宗跳了出來,王在晉為了93萬兩的八里鋪城牆,精打細算,而那位堂堂帝師,卻一年耗費五百多萬兩銀子,連一里邊牆也沒修出來。
巨大的財政負擔使得明朝不得不加派“三餉”,搜刮百姓,結果造成了李自成等人的起義,兩線作戰,才讓大明朝徹底被耗死了。
一想到這裡,顧振華對李濟伯也是肅然起敬,能給王在晉這樣的大牛人擔任幕僚,這個小老頭也是不簡單啊!
“李先生,在下也十分敬佩王大人的深謀遠慮,先生有什麼指教,我洗耳恭聽。”
“哎,深謀遠慮人家不用,也是枉然。不說這些了,老夫這次前來,就是想提醒一下顧爵爺,你如果真正忠於大明,就應該立刻南下,逃到南京,或許還有一絲機會,山海關不能待了。”
“李先生,就算是平西伯想要聯合滿清,無非是雙方合作而已,還不至於不可收拾吧!”
“糊塗!”李濟伯毫不客氣的說道:“有這種想法的,就是沒腦子,十足的蠢豬!”
被老頭痛罵,顧振華也灰頭土臉,只好低下了頭。
李濟伯看了看顧振華,隨即又笑道:“顧爵爺,我知道你不是笨蛋,這麼說無非是還不信任老夫。不過老夫說了,這次過來,就是盡大明人的本分。吳三桂早就和滿清有聯絡,眼下多半已經派人去搬請救兵了。滿清多次劫掠中原,已經把大明朝底細都看透了,這次滿清勢必會趁機入關。老夫聽說滿清的攝政王多爾袞奸詐陰險,他們有意大明江山,又怎麼會容得下大明的太子,以老夫來看,吳三桂多半會投降滿清,就像他的舅舅祖大壽一樣,充當漢奸走狗!”
李濟伯說到這裡,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言盡於此,何去何從,顧爵爺自己決定吧!”
老頭說完就往外面走,顧振華咬了咬牙,一橫心說道:“先生且慢!”
其實當聽到李濟伯這番見解之後,顧振華就驚駭不已,他的推測竟然和歷史一模一樣,只要兩個可能,要麼這個老頭才略過人,洞察世事,要麼就是吳三桂有意派這個老頭來試探自己……
究竟敢不敢賭,賭贏了,自己可能得到了一個強大的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