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越發嚴重。
他更沒想到,郭閎選擇事後甩鍋,誣陷自己作戰不力,使自己再次被擼,又當了苦力。
不過這個時候,是王玄發動家族力量,使得涼州之地對羌人恨之入骨的世家,千里迢迢跑到洛陽告御狀、替他喊冤。
漢桓帝在知道此事後,也是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決定親自過問此事、讓他說出實情時,而此時的段熲,卻選擇了繼續背鍋。
因為他很清楚,郭閎背後的靠山,可是宦官集團,尤其是這個時候,宦官因為幫助皇帝幹掉大將軍梁冀,權勢更是如日中天,他怎麼得罪得起。
最終,段熲選擇了倒向宦官集團,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可能會有人問了,段熲為什麼不去討好文官集團?
其實這個問題總結來說,就是三個字………沒資格。
那個時候的段熲,就是個小鎮青年,出身低,只會打打殺殺、行俠仗義(少習弓馬,尚遊俠),書讀得不好,老師也不牛。
而文官集團,則是更喜歡他的競爭對手。
可以說,東漢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才。
名將的競爭那是非常激烈。
就拿當時來說,除了將門世家的王家外,還有著三大名將:那就是皇甫規(字威明)、張奐(字然明)和段熲(字紀明)。
他們仨都是涼州人,且表字都有一個“明”字,所以人稱“涼州三明”。
看著並駕齊驅,但其實根本不在一個賽道。
皇甫規和張奐二人,都出生於官宦世家,雖然比不上將門世家的王家,但從小也是飽讀經書,是出了名的儒生、名士,他們交往的也都是高官、大儒,天生的上流社會精英。
看看皇甫規的親友團:
祖父皇甫稜,擔任度遼將軍。
父親皇甫旗,擔任扶風都尉。
弟弟皇甫節,擔任雁門太守。
侄子皇甫嵩,漢末名將、如今的北地太守。
老朋友張奐,漢末名將。
再看看張奐的親友團:
父親張惇(dun),擔任漢陽太守。
老師朱寵,擔任太尉。
老領導梁冀,大將軍,而且張奐居然還沒有受到牽連。
老朋友皇甫規,漢末名將。
長子張芝,漢末著名書法家,人稱“草聖”
次子張昶(chǎng),著名書法家,人稱“亞聖”
三子張猛,後來的武威太守。
再看看段熲的親友團,兒子都沒有什麼名聲,手下只有一個還沒有發達的董卓,雖然王塵是他的兵法傳人,那時候,王塵還沒有參軍呢。
可以說,不管家庭出身、教育背景、知識結構、生活方式、為人處世、工作機會、朋友圈等等,段熲跟人家都沒法比。
文官集團當然更喜歡皇甫規、張奐。
而王家當時只有軍權,對於朝廷內部的事,基本插不上手,就算是想要幫助段熲,也是有些無能為力。
不過,段熲人家也是知恩圖報之人。
王應當時的救命之恩,他則是將他小孫子王塵收為弟子,帶領著不斷征戰沙場,最終闖出血龍神將的威名。
不過,也正因如此,王玄才會在他靠山倒塌,自己性命不保的時候,伸出自己的救命之手,原來的太尉段熲已經死了,現在活著的則是面具人段熲。
………
翌日。
就在全軍整頓,培養彼此的默契度,為河套之戰做準備時,王羽則是準備開啟新一輪的召喚。
王羽想了一下,這次出戰不一定要傾巢而出,大本營還是需要留人的,不過,原本定下來的人肯定不能動,他們都要隨軍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