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0部分

後有以必要的話,還可以增加其流束數目,成為多流束渦旋。

最終編譯後的blinx程式碼,體積非常小,使用渦旋無線傳輸,一秒鐘不到就直接傳送到了天眼的硬碟當中。

在通用計算機中,硬體層上面,通常還有有一個bios系統,這是一個直接與硬體打交道的輸入輸出系統,由廠家在出廠的時候,就直接將韌體rom燒製在主機板的bios晶片上。

不過,林鴻所編寫的這個超腦系統,卻並不需要這一步。

他的超腦系統是實時作業系統,類似於微控制器,其部件通常不具備有通用性,所以也就不存在標準的輸入輸出介面。

當然,也並不是說一定不需要,這個看情況,如果林鴻想要另外隔離出這麼一個層,用於直接和“硬體”打交道也不是不可以,還可以增加安全性。

不過,暫時他並沒有考慮這個情況。

現在blinx是直接和“天眼”直接進行操作,反正這個系統暫時還只是他一個人用,他自己自然不會對這些硬體進行“惡意”操作。

林鴻將資料傳輸到“天眼”中之後,便開始了超腦系統的啟動過程。

和計算機類似,啟動的時候,超腦系統也將會對指定的硬體結構進行自檢,只不過,剛開始林鴻只指定了幾個特定的硬體結構,首先是cpu,然後便是顯示器、儲存結構(硬碟和記憶體)。

只要這幾個部件沒有出現什麼問題,就讓blinx繼續執行程式碼,最終成功啟動。如果出現了什麼意外情況,則系統掛起,並且給出提示資訊。

這個過程是必須的,因為硬體如果出了問題,繼續執行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很多程式碼都將無效。例如,假如硬碟出現了問題,就算系統能夠執行起來,但是卻無法儲存資料,檔案系統無法工作,功能將大大受到限制。

當然,顯示器對於計算機來說,並不是必須的,很多伺服器就乾脆不配備顯示器,系統也能夠一樣執行。

自檢硬體,到底要不要掛起,這就得看具體的情況。

短暫的自檢過後,blinx成功透過,然後正式開始軟體的啟動過程。

這個過程很快,基本上是一閃而過,然後林鴻就“看”到,眼前憑空出現了一個黑底的矩形螢幕,其大小和一個17英寸的顯示器差不多,就那麼固定在前方,就好像前面真的出現了一個這樣的顯示器。

接著,顯示屏上面開始出現綠色字元:

》hello

》blinx

》hello

》blinx

……

持續不斷地這樣顯示,如此迴圈,綠色字元不斷向上刷動。

看到這一幕,林鴻臉上露出笑容。

這個畫面,才真正意味著,blinx在天眼裡面正式執行成功。

之前所顯示的內容,只是他手動對視網膜屏進行操作才出現的結果,就好像,他用手在螢幕上畫了了一個圖案。

而現在,則確確實實地是系統中所顯示出來的內容,這個內容,是可以隨時很方便地進行修改的。

並且,這兩個詞彙交替進行顯示,意味著blinx系統中的多程序功能正在執行,也就是說,這個系統雖然簡單,但至少已經具備了多工處理的能力。…;

被載入到記憶體中執行的程式例項,稱為“程序”,一個程序從建立到終止,全由作業系統的核心掌控。

作業系統的內部有一個程序佇列,針對程序的狀態和需求,根據不同的演算法安排執行的順序。每個程序會分配到一小段cpu時間,該段時間結束cpu馬上切換到其他程序執行。

像這種不停的在各種程序之間切換執行(即上下文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