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桑桑隔著窗簾,看著平靜喜樂的小鎮,看著蹲在池畔撈魚的那對兄妹,大概是想起小時候去城寨趕集時的情形,笑了起來。
瓦山不是單獨的一座山,而是幾座山相連。
這幾座在深秋依然散發著幽幽綠意的山峰,形狀非常相似,峰頂平齊如刀削,遠遠看上去就像是數片黑瓦被頑童隨意地搭在一起。
小鎮很熱鬧的時候,瓦山深處卻還是那般安靜,林間隱現古剎一角,彷彿被佛法感染,南方秋蟬最後的鳴叫,也顯得並不悽厲絕望,而帶著解脫的淡然。
這裡是後山,如果要往爛柯寺去,從這條山道上去,永遠無法抵達正殿。
但黑色馬車此時正緩緩向山道上去。
寧缺帶著桑桑來瓦山,本來就不是要去爛柯寺,他是要去後山找人。
爛柯寺後的幽山裡,住著避世隱居的數代佛宗大德。
寧缺要找的便是其中一位。
便是他已經聽人提起過無數次的那位爛柯寺長老。
第五十五章 歧山大師
爛柯寺有很多長老,有分管戒律的,有主持禪院的,隆慶當年在此辯難大放光彩時,便曾得到其中某位長老的欣賞,然而這間古寺裡真正的長老,或者說不加任何字首形容,便可以讓聽者知道說的是誰的長老,永遠只有一個人。
歧山長老是懸空寺、甚至整個修行世界輩份最高的那個人,比曲妮瑪娣高,甚至聽聞比西陵掌教還要高半輩,除了書院這個特殊的地方之外,世間絕大多數人在他面前都要執弟子之禮。
誰也不知道這位佛宗大德如今壽高几何,有人從當年那場他與西陵神殿掌教的著名談話中,推斷出他早已過了百歲。而說來有趣,那場著名談話的破題,卻是歧山長老與掌教大人猜測夫子的年齡。
修行界傳聞,歧山長老是百年前懸空寺前代講經首座的私生子,當然沒有人敢向他求證,甚至無人敢提,所以傳聞永遠只是傳聞。
但真正能夠讓歧山長老得到整個修行界敬重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輩份,或者是令人敬畏的身世,而是因為他高潔的德行。
數十年前,大陸南方遇著一次極恐怖的洪災,大河咆哮泛濫,濁浪淹沒無數良田,各國江堤接連破毀,倒灌大澤,情形危險至極。
當時還是爛柯寺住持的歧山大師,率寺中僧眾,攜著數十車多年積蓄的糧食與藥物,出瓦山救災,沿途施粥散藥,救得災民無數,歧山大師積勞成疾,又在處理災民遺體時染上屍毒,險些重病不起。
承蓄了無數河流的大澤,逐漸快要支撐不住,尤其是南晉康州方向的大堤,更是危在旦夕,於某夜出現了潰堤的前兆。
歧山大師當時正在康州,見此情形,絲毫不恤重病之身,脫去僧衣縱身入湖,以難以想像的修為境界和意志力,攔在那段將要崩潰的長堤前,堅持了整整一夜。
第二日清晨,南晉劍閣以及西陵神殿的神符師趕到了康州,情勢稍緩。歧山大師終於從濁浪裡走了出來,甫一登岸便昏迷不醒。
那一年的洪災,最重要的便是那個夜晚,那個歧山大師以身代堤的漫漫長夜。長堤後的康州和南晉最重要的萬傾良田極為幸運地保住了,也就等於整個南晉乃至半個大陸都保住了。
經此一夜,歧山大師聲震天下,無論是他當時所展現出來的意志力還是強大的修為境界,都令所有人驚嘆拜服。
然而他也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在爛柯寺裡苦修數十年才擁有的一身驚世功力,就此消耗殆盡,受到了極為嚴重的損傷,縱使病癒後重新修行,也再沒有可能恢復到最鼎盛時的狀態。
在修行界的傳說裡,歧山大師應該是在劍聖柳白之前,公認最有希望破五境,甚至能夠超凡入聖的大修行